X
返回

第424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4章 战争并非只有武力 (第2/3页)

茫茫大海上面,船队甚至要经过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煎熬折磨,才能够找到陆地补给!

    而且大明水师从未走过这条航路,也根本就不知道具体航线以及这条航线上面会遭遇到什么困难,飓风、海洋、礁石等等,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船队全军覆没!

    虽然说,横跨太平洋,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世考古学者在关岛、夏威夷等地发现了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居民一致性极高的古人遗骨,并且头骨上保留有大汶口人拔牙风俗的痕迹,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就有部分先民跨洋扩散到这些地区。

    论及技术问题,首先是海船的远洋航行能力。

    中国传统海船,一直以来有着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这其实只是刻板印象。

    从唐代开始,中国海船已经可以脱离海岸,进行一定距离的远洋航行,比如唐代贾耽所著《广州通海夷道》,记录了一条从广州经南洋、印度洋到西亚和东非的航线,其中从珈蓝洲(今尼科巴群岛)西行十余日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就是一条横渡印度洋的远洋航行。

    而后到了宋代,远洋航行能力进一步发展,南洋西洋航线大多是远洋直达,如《岭外代答》记载“广舶四十日到蓝里(今班达亚齐)住冬”,其他有蓝里到顾临(进印度马拉巴尔)三十天,顾临到大食六十天,皆是远洋直航的航线。

    而现在的大明王朝,则是远航船队的巅峰时期,不论是体量还是航线,都足以满足跨洋航行的需求。

    其次就是导航技术,大航海时代的导航技术不像后来那么复杂,横跨大洋主要靠的是等纬度航行法,大明已经掌握的牵星术,就是一种简单的测纬度方法。

    所以横跨太平洋,只要找到黑潮的纬度,剩下来的交给洋流和西风带便可,实际上即使不会测量纬度,只要能在倭国以西找到西风带,横渡太平洋也不是什么难事。

    从倭国横跨太平洋抵达美洲,确实是充满了可行性。

    但是这其中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的清楚的!

    没有航线,没有海图,不清楚沿途的状况,更不知道那片神奇大陆究竟在哪儿,无论是任何一個大小细节,都可能会覆灭整个船队,致使所有人全都葬身于鱼腹之中!

    这才是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