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3/3页)
赎回了他在北海牧羊时与匈奴妻子生下的儿子苏通国(儿子的名字都寄寓着苏武对故国的思念),并且让苏通国做了郎官,又安排苏武的侄子担任了右曹。
公元前60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使节、杰出的爱国者苏武在首都长安溘然长逝,享年八十一岁。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在苏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就物质而言,他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十九年的苦难经历而垮掉,相反却有了更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活到了八十一岁的年纪,即使现在也算高龄;从精神上说,如果他没有这十九年的苦难经历,而是一直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地在朝中为官,即使后来做到了典属国的高位,肯定也早已湮没无闻被历史遗忘了。
史上最牛的谶语
所谓“谶语”,就是事后应验的话,固有一语成谶之说,但狭义的谶语,也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谶语,则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政治预言。
史上最早的谶语是西周末年的“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周宣王姬静听到童子拍手而歌,知道必有女人干政,祸起山桑木做的弓和野箕草编的箭袋。于是下令禁止贩卖这两种东西,违者处死。有乡下的夫妇二人,由于不知情,拿着弓和箭囊叫卖,女的被抓住杀死,男的跑掉了,跑到河边,拾到顺水漂来的女婴,躲避到褒城。这个女婴长大后,就是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几乎断送周朝八百年基业的褒姒。
秦汉时,谶言大盛,史上最牛的谶语也就应运而生了。
事情先要从篡夺了西汉政权的王莽说起。
王莽是一个特别喜欢找借口的人,他想通过谶语实现个人意图,而且他不是一般人,先期是权臣,后来则越俎代庖当上了皇帝,结果在他统治时期,研究谶语成了全国最热门的职业,而且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谶学,或者谶纬学,他的朝廷里就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
篡位前,王莽一直以外戚身份掌控着大权,对外说自个儿要做汉朝的周公,其实挖空心思就是想当皇帝。但是,辅政和当皇帝是两码事,当皇帝必须得有借口,名正言顺的借口,而这个借口谶语正好可以提供。于是就有人在挖井时挖出了一块石头,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我们闭着眼也能猜出来这块石头肯定是王莽派人埋的,但是,有了石头上的谶语,王莽就“名正言顺”了,所以,他对谶语很推崇。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一手抢夺来的帝国最终也毁在了一句谶语上。
这句谶语是王莽的首席大国师刘歆通过一本叫《赤伏符》的奇书推算出来的,当然王莽不知道,他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刘歆的野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刘歆的父亲刘向是个杰出的学者,编辑过著名的史书《战国策》,刘歆本人在学术上也是颇有建树的,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目录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
刘歆是王莽的老同事、老朋友,早在汉哀帝时,王莽就推荐刘歆当上了侍中,后来又升为光禄大夫,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