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章 (第2/3页)

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

      第三次流泪在“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一回,地点是关定(关平之父)庄内,彼时,刘备关羽劫后重逢,关羽“迎门接拜,执手啼哭不已”,刘备肯定也流了眼泪,否则关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就太不值了。

      刘备真正过了一把大哭的瘾是在得知徐母被囚,徐庶要走时,他先是“闻言大哭”,而后又与徐庶“相对而泣,坐以待旦”,等到徐庶真要走时,刘备“泪如雨下,凝泪而望”,以至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吾欲尽伐此处树木,因阻吾忘徐元直(徐庶字元直)之目也。”

      再次流泪就和比徐庶更厉害的人才,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有关了,当时,诸葛亮“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装不肯出山,试探刘备之心,刘备失望之下,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刘皇叔下一次流泪是为追随他渡江南下的新野、樊城百姓而哭,正是“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此后,赵子龙单骑救主(乃幼主阿斗),血战而归,刘备有哭。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孙权暗伏杀手,刘备有哭。

      公子刘琦英年早逝,刘备有哭。

      鲁肃过江三讨荆州,刘备有哭。

      荆州城宴请张松,刘备有哭。

      落凤坡庞统殒命,刘备有哭。

      刘备最有特色的一次哭发生在他鸠占鹊巢夺了刘璋的益州时,刘璋出城投降,刘备出寨迎接,下边握手,上边流泪,说是“非吾不行仁义,乃势不得已也。”

      再往后,关羽兵败被杀,张飞不幸遇害,刘先主自己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在白帝城临终托孤,自然都少不了刘备流泪的戏份,而且绝对是泪流不止、泪如雨下、泪如涌泉的大恸。

      以上这些泪水,有的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有的却有些多余,显得刘备太过脆弱乃至软弱懦弱,以至于给人留下了窝窝囊囊的印象。

      实际上,刘备并不像书中所写的那么窝囊,关于这个人物,罗贯中老先生在很大程度上忽悠了大家一把。

      刘备的江山帝业也并非像书中所写主要是靠别人的智慧和能力得来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至少把刘备的四宗光辉事迹安排到了别人的身上,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刘备“被张冠李戴”了。

      喜欢《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张飞鞭打督邮的故事,其实,在历史上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刘备,而非张飞。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讨黄巾有功,官拜安喜县尉。督邮因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直闯而入,捆绑了督邮,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拴马桩子上,弃官逃亡而去。从这段资料来看,刘备颇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二百年后的陶渊明是否受他影响也未可知。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为脍炙人口的“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赚城斩车胄”,后世尊崇的武圣人关云长在此又风光了一回,可惜这不是历史事实,而是罗贯中移花接木式的虚构。《三国志》中关于车胄之死是这样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