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3/3页)
可热,风头正盛的一个人物——钟会慕名前来拜访。品行高洁的嵇康非常蔑视这个出身曹魏重臣家庭却甘心为企图篡魏自立的司马氏牵马坠镫、吮疮舔痔的小人,于是自顾自地锻铁不辍,不予理会。
受到冷落的钟会恼羞成怒,拂袖正要离去时,一段著名的对话在历史的空间响起——
嵇康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愤愤地走了,嵇康哈哈地笑了,向秀在一旁不禁为嵇康出了一身冷汗。
历史告诉我们,小人是得罪不得的,他们会想尽一切伎俩,使出浑身解数来报复你,中伤你的名誉,破坏你的形象,甚至戕害你的生命。
可是,像嵇康这样的正人君子又怎么能容忍肖小们的丑恶嘴脸呢?
■绝交了还是朋友
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司马家族将系着高官厚禄的钓鱼竿伸向“竹林七贤”时,功名之心强烈的山涛、王戎坐不住了,他俩溜出竹林,当起了高级公务员,走上了为司马家族服务的道路。疾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嵇康愤怒了,胸中烈火熊熊,只是还没有找到突破口。
山涛在升任新职后,竟然傻不愣登地打算推荐嵇康担任他以前的职位,嵇康这座活火山终于喷发了,他抬笔疾书,一气呵成,写下了重达千钧、光耀史册的《与山巨源(即山涛)绝交书》。在这篇宏文巨作中,嵇康首先批评讽刺了其志不坚的山涛,而后洋洋洒洒地列出“七不堪”、“二甚不可”,表明自己不愿为官、崇尚老庄、蔑视封建礼教之心迹,并嘲笑抨击了司马氏统治集团。
《与山巨源绝交书》就像一篇嵇康和司马氏公开决裂的宣言书,最终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但嵇康是九死不悔,心如玉石的。令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在临死前将子女托付给了那位山涛先生。
据《晋书》记载,嵇康在与亲人诀别时,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深情而放心地说出这样一句耐人寻思的话语:山公(指山涛山巨源)在,汝不孤矣!因为他知道,虽然山涛与他政治选择不同,但绝对是一位宽厚善良、诚实可信的长者(山涛比嵇康年长二十多岁)。
事实证明,嵇康没有看错人,山涛不但将嵇康的子女养育成人,而且还推荐嵇绍(嵇康之子)担任了重要官职。嵇康与山涛二人共同演绎了一段“君子和而不同”的历史佳话。
那么,旷世才子嵇康生命的最后岁月是怎样在历史舞台上挥洒的呢?
■《广陵散》于今绝矣
正当司马昭因为《与山巨源绝交书》而恨嵇康恨得牙龈肿胀、几近喷血时,一桩冤案将嵇康扯了进来,不知当时司马昭是否兴奋地大叫一声“天助我也!”尔后亢奋地废寝忘食,满屋子转圈。
原来,嵇康好友吕安之兄吕巽迷奸了弟媳徐氏,却反过来恶人先告状,以“不孝”的罪名诬陷吕安,结果倒霉的吕安身陷囹圄。义薄云天的嵇康闻听消息后,义愤填膺,努力营救。不幸的是,他在为朋友作证时,却恰遇钟会,钟会公报私仇,竟以“乱群惑众”的罪名将嵇康打入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