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章 (第2/3页)

原)遗庙之侧,山子庙(纪念兴化创始人昭阳将军的庙宇)相对,共同构成兴化城内的一处优美精致。县学内筑有文会堂,范仲淹不但自己诲人不倦,还经常聘请有学之士到此讲学。在范仲淹的倡导推进之下,兴化境内读书求学蔚然成风。

      范仲淹培育了兴化百代文风,宋朝时就有时梦琪首中进士,称为“开科第一”。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二百六十二人中举,九十三人中进士,在苏北实属罕见。文化名人也随之层出不穷,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有小说家施耐庵、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扬州八怪”之中的郑板桥和李鱓等。

      后来,兴化发生蝗灾,旱灾,上报朝廷后,皇帝没有当成一回事,当时已在中央任职的范仲淹又一次为兴化百姓请命,犯颜直谏:“宫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仁宗“恻然,即命仲淹安抚,开仓赈恤”。兴化人民深感范仲淹之恩德,他健在时就已建生祠供奉,死后建成范公祠,一直保留至今。

      作为兴化人的施耐庵,和所有的父老乡亲一样崇敬仰慕先贤范仲淹,所以,他在创作《水浒传》的时候,将范公写入了书中,以表达自己的爱戴怀念之情。

    《岳阳楼记》是这样写成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名言警句,而且很多人都知道它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很少有人知道《岳阳楼记》这篇文辞奇美、立意深远的散文佳作实际上是一篇看图作文。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词散文都享有盛名,特别是词作《渔家傲》、《苏幕遮》和散文《岳阳楼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然还是这篇观图而作的千古奇文。

      谈到《岳阳楼记》的写作,还得从范仲淹抵御西夏保家卫国说起。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西夏国王李元昊入侵大宋西部边境,在定川寨大胜宋军,而后直取渭州(今甘肃省平凉市)和泾州(今甘肃泾川),泾州知州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得中进士,并且同属改革派)在招讨使范仲淹的支援下击退了西夏军,取得了泾州保卫战的胜利。战争结束之后,滕子京大摆牛酒宴犒赏三军,特别是羌族首领和兵士,并安抚死者亲属,按当时边疆风俗在佛寺里为死难将士祭神祈祷。

      后来,有人弹劾滕子京在泾州时滥用官府钱财,虽有当时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的范仲淹和谏官欧阳修为之辩白申冤,但还是被从京城贬到了凤翔府(今陕西省宝鸡市),后又贬往虢州(今河南灵宝)。御史中丞王拱辰认为滕子京“盗用公使钱止消一官,所坐太轻”,于是,滕子京在庆历四年春又被贬到了远离京城的岳州巴陵郡(今湖南省岳阳市)。

      仕途受挫的滕子京来到巴陵郡后,并没有一味地漫嗟荣辱、低沉消极,而是尽力为当地百姓办事造福,如扩建学校、修筑防洪长堤和重修岳阳楼等。

      重修岳阳楼之后,滕子京给好友范仲淹写信请他作记,他在信中说“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并随信附送了一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