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皇点鸳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皇点鸳盟 (第2/3页)

了,毕竟人才难得,总之老太妃给朕出了个难题。”

    ……

    懿章皇太后听了永安帝一番话,心中不禁心思翻涌。

    她毕竟是后宫之人,思虑问题多从儿女情事上考虑,虽也想过这两人的家世背景,但却没永安帝想的深沉。

    永安帝这一番话只说了五分,并没有说尽,那是因他是荣养宫中的太上皇,不再是执掌天下的皇帝,言语之间需有节制。

    但懿章皇太后沉浸后宫数十年,作为后宫的女人,有些事可能一时没想到,却不代表她没有足够的眼界和见识。

    因此,永安帝那一番话,她只是听到耳中片刻,便已经明白了其中深意。

    甄家大房嫡女是北静王妃,北静王水溶在四王八公中颇具名望。

    甄家老太妃又是陛下养母,亲缘深厚。

    外人哪个看不出,金陵甄家和四王八公的牵连,更不用说甄家和上皇的隐晦渊源。

    皇帝当年初登大宝,为了坐稳皇位,对四王八公不遗余力打压削弱,上皇虽有心不平,但为了社稷稳定,只能置之不理。

    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心病。

    贾家的那位少年郎,被皇帝敕封世袭罔替伯爵,谁都看出皇帝对这少年的器重,是皇帝刻意培植的心腹干臣。

    老太妃只是想为心爱的后辈,觅得如意郎君,哪里会想到如此之深。

    而且,甄家和老太妃挑起此事,就像陛下说的那样,所思所想未必简单……。

    如果陛下真的给这两人赐婚,打破了皇帝的谋划,父子之间的脸面就不好看了。

    以皇帝的城府心术,对那少年必定从此隔绝圣眷,生分疏远。

    ……

    这桩亲事只是这些隐忧倒还罢了,大不了不赐婚就是,虽然和老太妃分说有些麻烦。

    只是更让懿章皇太后惊诧莫名,却是另外一件事。

    上皇刚才提起这门亲事,并没半句提到皇帝,却说贾琮文武双全,人才卓绝,如果娶了芳青,必定仕途前程到此为止。

    上皇这是担忧,一旦亲事得成,皇帝必定会对贾琮生分,不会再重用这少年,从此投闲置散,一生荒废。

    懿章皇太后和永安帝做了一辈子夫妻,对他性情言辞十分了解。

    刚才永安帝那一番话语,感怀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少年,竟有一种说不出的顾念。

    这让懿章皇太后怎会不惊异,上皇一生见过多少少年才俊,为何唯独对这少年有种异样青睐。

    但是她转念思索,回想起当年许多往事,大概也就猜到上皇的心思。

    上皇当年武功鼎盛,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几可直追太祖当年立国之功。

    如果不是这般武略惊世,又怎么能让四王八公等军中世传,如此死心塌地忠心于他。

    当年上皇的的儿子之中,只有吴王最类乃父,文武双全,才略卓绝,为诸皇子之冠。

    吴王在朝堂百官中声誉最隆,尤其得到四王八公的推崇。

    他也最得上皇喜爱,虽依祖制,未行册封储君之礼,但却是上皇心中继承大统之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天骄皇子,却在十五年前的皇室剧变之中,被上皇亲自下旨诛讨,死于非命。

    上皇也因此心灰意冷,放弃皇位,退居深宫,形同自囚,人伦惨剧,可见创痛之深。

    上皇少年时便长于军中,对文武卓绝的少年俊彦,一向有所偏爱,当年四王八公中的出众子弟,多有因此受到提拔。

    这十几年以来,上皇退位,隐居深宫,但是这个喜好似乎没有改变。

    或许贾家那位少年过于文武卓绝,文能夺魁,武可平寇,名动天下。

    当年那人不也是这般耀眼夺目。

    上皇大概从他身上,看到某些熟悉的影子……。

    懿章皇太后无意间回头,看到墙上挂着一幅笔意淋漓的书法,古拙俊秀,逸兴神飞,灵气充盈,灿然夺目。

    那是贾琮亲笔手书的词作临江仙,这幅书法和当年那卷般若心经,都是上皇的心爱之物。

    懿章皇太后心中笃定,自己的这番猜测并没有错,心中不禁微微一声叹息。

    ……

    大周宫城,乾阳宫。

    虽然也是夏末,但神京炎热未消,偌大宫殿内显得有些闷热。

    郭霖算准嘉昭帝退朝的时间,提前在殿内摆放数个冰鉴。

    御案两侧的福寿铜鹤立鼎,闪动着沉重幽黄的光芒,尖利鹤喙中吐出乳白色龙涎焚烟,沁人心脾,幽幽绕绕。

    嘉昭帝刚退朝走入大殿,郭霖便呈上贾琮从急送神京的奏疏。

    说道:“启禀圣上,贾琮从金陵送奏疏入京,信使在今日早朝前便侯于午门,言奏疏为要务急件。”

    自从贾琮去了金陵之后,也有一段时间,但金陵周正阳之事,一直没出现新的进展。

    嘉昭帝多少有些失望,向来处事无往不利的贾琮,这次似乎也举步维艰,金陵之事竟这般棘手。

    没想到今日刚过早朝,便有贾琮的奏报急送宫中,让他多少有些意外之喜。

    因为以贾琮一向处事风格,突然千里递送奏报,必定是金陵之事有了重大突破。

    嘉昭帝心神微微振奋,立即展开奏报细细浏览,只是看了几行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