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策问勘世道 (第2/3页)
用。
在会试的三场考较中,第二场显得十分特殊,有些应试举子觉得二场考较轻便容易,有些人却觉得摸不准头脑。
前者就如同贾琮这般,不仅担任近两年工部司衙主官,甚至还在兵部观政走动过。
因此,他对官衙流转各类公文十分熟悉,甚至接触过许多兵部、工部上官下发的批示公文。
他作为火器司主官,日常也需对火器司日常政务、城外火器工坊营造等下达指令。
两下金陵侦缉署理大案过程中,他接触过金陵府衙、神京大理寺、刑部等三法司的大量判律公文。
对于各类刑判律法,各类急情处置,也算是个中老手。
再加上这半年苦读应试,更是对大周律法进行精读揣摩,几乎无所遗漏。
因此,二场考试对那些尚未有官身,从未经过衙门政事,只会纸上谈兵的举子,显得艰涩繁难,难以掌握分寸。
但是对贾琮这样的应试举子,却显得十分驾轻就熟。
二场考较之中,论、诏、诰、表各一题,判共五题,共计九道考题。
贾琮只用了三个时辰,就全部写好了草稿,这必定是他三场考较中最轻松的一场。
首日仔细修改过一遍,便早早歇息,第二日又仔细揣摩推敲,最终定稿。
到了第三日晨起,才开始仔细誊录完毕,之后便颇有些无聊,等候着日落时分属官过来收卷。
……
三月二十四,清晨,当贡院登科鼓再次敲响,嘉昭十五年会试第三场,终于拉开序幕。
春闱会试三场考较策问,相对于首场书经时文,二场公文书判,更具备宽宏实用之意。
前朝之时,儒家治学鼎盛,会试三场,一贯以首场书经时文为重,三场策问考较,处在补充辅助地位。
但是,等到蒙古铁骑肆虐中原,前朝遗民大批南渡,李天凌于山河破裂之时,乘势席卷中原,鼎定天下。
大周李氏在战火枭杀中崛起,比起前朝皇族,少了儒家软糜之气,多了经世致用的凛冽之风。
历史车轮拐入大周新朝,也使汉家传承千载的科举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动。
到了嘉昭帝登基,其比之大周前代君王,更加崇尚实用之功,甚至对朝臣奏章骈四俪六,言之无物,都觉得十分反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天子的处事倾向,自然潜移默化于国家抡才尺度,于是会试三场策问的比重,也随之水涨船高。
虽然碍于科举体系千年道统,大周科举之法,三场策问的重要性,不至于盖过首场书经之学,但已隐隐并驾齐驱。
而且,会试之后举子登榜,便会迎来确定三甲排名的殿试。
殿试为天子主考,而且只考较策问,过殿试者皆为天子门生。
每次会试上榜的举子,多达数百名之多,头名为会元,其后依次排名,以至于和乡试一样,也有孙山末尾的雅事。
但是,会试上榜的举子,即便榜上排名靠后,如有神鬼之笔的策问之才,一篇宏文得天子青睐,成败反转,同样也能金榜登高。
因此,但凡举子心怀青云之志,有独占鳌头之心,无不是精通策问之学。
贡院内三千余名应考举子,在经过了两场六日的考较,点灯熬油,绞尽脑汁,大多数人都已神思疲惫。
但是所有的举子,在前两场考较之中,不管是不尽人意,或者是志得意满。
没有人会有半点松懈,人人心中都牟足尽头,将剩余的精力和希望,都倾注在第三场策问比试。
大周会试策问之比,和前程规制大同小异,也是出题策问五论。
但是与前朝相比,也有所不同,主要出于务事而论,致事求深。
因此,会试三场五道策问题,首题为主题,其余四题以首题为干,延展出题而问。
上届春闱的策问制题,便是从首题派生出海政、河防、边事、征赋等四小题
也就是说,策问首题是重中之重。
如果首题答问写得不成体统,糟糕坏事,其余四题就失去根源,三场策问就会一败涂地。
策问之学,比起严谨规整的书经八股,似乎显得更加挥洒,但是精深策问之学,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贾琮自从拜柳静庵为师,每年柳静庵都会给他列大量书目,涉及诸事百家,让他开阔视野,夯实策论根基。
其中磨砺积累,数年辛劳为一日,滴水穿石始成功,想要科场上先人一步,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
等到三通鼓声停歇,贾琮磨墨沾笔,只见两名举着考牌的差役,在场走入舍巷。
所有考生目光灼灼,全部汇集到考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