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古经祝会荣 (第3/3页)
天上哪有这么多文曲星,都是吹牛大气不害臊。
像三爷那样每次考学都第一,去考士就能中会元,才是真格儿文曲星转世。”
贾琮笑道:“我觉得这话也是吹牛,三年就会出一个会元,文曲星不可能三年转世一次,那未免太忙不过来。”
晴雯被贾琮这话,逗得咯咯娇笑,爽脆好听的声音在房内回荡。
……
此时,正门被推开,芷芍端了铜盆热水进来,笑道:“说什么好事呢,怎么这样乐了?
晴雯可得把三爷收拾齐整些,今天三爷可是要见一天客的。”
晴雯笑道:“芷芍姐姐放心,我保证把三爷捯饬得体面,保准让上门道贺的女眷小姐,看了三爷都眼晕。”
贾琮问道:“昨日说好派车送你去看师傅师姐,这个时辰还不出门吗?”
芷芍笑道:“昨天以为三爷只是上榜罢了,谁能想到考了个头名会元,昨晚两府都已开始忙碌。”
五儿大早就去西府操持,等会还要回二姑娘那里帮衬,今日东西府要开流水席,内院还要接待女眷。
这样的大喜事怎么好出门,总要留下和姊妹们一起操持,好好看看三爷的得意。
昨日午后,我就让人给牟尼院送去口信,晚几日再和岫烟妹妹去看师傅师姐。
事情也是巧了,昨日师姐身边服侍的婆子,得了师姐吩咐去城里采购米粮,正好听说了三爷中会元的喜讯。
我派去送口信的人,还带了师姐送贺帖贺礼来。”
芷芍说完便出了房间,没一会儿手里拿了个黑檀木盒,这木盒并不是崭新的,盒子的边缘磨得有些发亮。
芷芍从盒中拿出一张淡蓝压花拜帖,一册红皮白底书札。
拜帖上首写着:遥祝威远伯琮会荣魁首之喜。
拜帖下首写着:蟠香寺妙玉谨拜。
拜帖上的字迹清雅秀丽,骨架匀称,颇具功底,贾琮笑道:“妙玉师傅有心了。”
芷芍又拿了那册红皮白底册子,笑道:“这是师姐亲手抄录的牟尼院贝叶经译文,送给三爷做贺礼的。”
贾琮听了神色一正,双手接过仔细翻阅,见书册上写满秀美小楷,字迹端凝清丽,气息出尘,亮人眼目。
贾琮也是书法行家,见了书册上的字体,不禁赞道:“妙玉师傅竟然写的如此好字,以前竟不知道。”
他是识笔知墨之人,见这册子前面几页墨迹,看着已有些日子,越往后翻墨迹越新,最后几页墨迹,倒像是这几日刚写的。
像是这册贝叶经抄本,妙玉很早就开始写,一直断断续续,最近才算抄好……
芷芍笑道:“我以前在姑苏时,曾听蟠香寺的老尼说过,师姐也是出身世家大族,幼年带发拜入师傅门下,
七岁就能写一手极工整的梅花小楷,从小便有才女之名。”
贾琮问道:“七岁女童便能写梅花小楷,即便寻常的官宦之家,也是极少见的。
除非是那种底蕴深厚的世宦大族,不知妙玉师傅出自何家?”
……
芷芍摇了摇头,说道:“这就不知道了,只听说师姐幼年多病,只能度化己身入门,才能消除灾厄。
如今她病根早除,但家人却早断了音讯,只能滞留空门难去。
前几年师姐想剃度出家,但师傅没有为她受戒,只让她带发修行。
据说师姐刚入门之时,她家中还常常有人来看望,每次过来都携带丰盛礼品,看着就是不凡之家。
但师姐十三岁之后,便再也没家人到寺里看望,我想那必定是她伤心之事,所以从不去问她,师傅也从不提此事。”
贾琮听了芷芍这话,想起去年他送芷芍去蟠香寺,妙玉亲自煮茶款待,所用的都是绿玉斗、点犀杯等极珍贵的古玩茶具。
如果不是自幼出身极贵之家,不可能有这等罕见的珍物伴身。
其实贾琮一直以来,对妙玉的身世,都有些好奇,不过毕竟是别人私隐,他也没有去探究的必要。
贾琮笑道:“这贝叶古经是先贤流传,承载佛缘福运之物,妙玉师傅这份礼,又雅致又贵重。”
芷芍笑道:“想是上次三爷送了一幅手书心经给师姐,必定是师姐想着投桃报李,才早早抄写了这册贝叶经回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