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精气神 (第3/3页)
怎么样。”
“老朽知道的是,后来九品中正制成了皇帝左右地方门阀与世家的工具,这个工具与寒门或黔首无关。”
“再之后中正官的选用慢慢成了皇帝控制朝臣的手段,皇帝将一些拥护他的世家中人任职中正官,可人都是有各自的身家的,因这个制度的作用,中原各地门阀世家开始相互吞并杀戮,那些支持皇帝的世家中人成了中正官,而中正官背后的世家开始吞并那些不拥趸的人。”
崇文殿内,李承乾听着自己的呼吸声,也听着老先生的话语,道:“从始至终,这个制度从皇帝手中脱离了掌控,成了某些人的工具,也与寒门黔首无关了,在皇帝的面前朝臣可以排除异己,而不在皇帝面前的场面则更血腥,相互厮杀吞并。”
温彦博颔首认同,回道:“而后隋帝用科举制选用官吏,但那时候的科举依旧需要五品官吏举荐,因此世家士族与豪强门阀的子弟,在朝中为官的人数依旧超过了六成。”
温彦博继续说着。
李承乾目光还看着崇文殿外。
颜勤礼看着太子的神态,也不知道这位东宫能够对老先生的论述,听得进去多少,传闻中这位太子是个行事十分专注的人,学习能力也是极强的。
小福端着早上的饭食送入崇文殿,放在了太子面前。
而后让其他宫女将凉面与一碗豆浆放在了来东宫的客人面前,又快步退了出去。
温彦博没有动碗筷,而是接着道:“当今陛下很清楚其实前隋的科举也是有弊端的,因此如今朝中科举便是让读书人可以自行参加,制定糊名制,并且出考题的官吏,在出题前后与外界短暂地隔绝联系。”
“当今陛下能够做到让天下人都能够公正站在考场上,能够做到糊名制,能够让考题保全,陛下能够做到这些老朽足够欣慰了。”
李承乾沉默不语。
温彦博的目光中只有眼前这个少年太子,“老臣有一事要劝谏殿下,如今朝中科举已尽可能避开以往的种种弊端,可殿下要时刻警惕,那些苦读的学子科举及第之后,他们会不会转变身份,他们会想方设法脱离以前的身份,从而跻身仕族,再也回不到以往的出身。”
“又或者他们与旧仕族,世家联合,入赘联姻,从而让子子孙孙都成为他们心中的样子。”
李承乾闭着眼,深吸一口气道:“老先生教诲,孤铭记。”
温彦博道:“这些事老朽先与太子殿下说了,对殿下来说或许还有些远,可若将来殿下登基了,老朽的这些话能对殿下有三分警醒老朽便心满意足了,哪怕是入土之后,也能瞑目了。”
“如今陛下还在避暑,等陛下避暑后回朝,老臣再来一趟,去面见陛下,将这些话说与陛下听。”
李承乾又咳了咳嗓子,笑道:“老先生放心,管他春秋怎么写,一锅端了就是,嗯,早日东征。”
温彦博神色诧异。
李承乾忽然一笑,道:“孤就是这样的人,能动手绝对不浪费口舌,不喜与人讲道理,让老先生见笑了。”
先有错愕,想起东宫太子与京兆府近来的行事作风,这个太子身上有一种难得的精神。
这种精神现在温彦博还不了解是什么,也许再多观察一些年月,就能发现的。
阅人无数的温彦博能够感觉到,现在太子身上内敛的锋芒,这锋芒十分地锐利。
藏在这具温和良善的少年人的表象下,藏得很深。
可能高士廉也看到了太子身上的这股精神气,他才会对东宫太子赞誉有加。
是勇气吗?不太像。
太子的神情很坚定,说出这等困境之后,这孩子的神色没有慌乱,也没有疑惑。
反而十分地平静,表现得特别从容。
人是最需要精气神支撑的,太子身上的精气神来自何处?
温彦博心中困惑,还想再说,却又说不出口了,因这样的太子实在看不透深浅。
李承乾道:“老先生用饭吧,不知道早饭是否合老先生胃口,东宫以往都是一日三餐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