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给太子的封赐 (第2/3页)
够用到今年夏天,可后来各地聚拢的兵马何止六万人。”
魏征朗声道:“陛下,若在西进恐行军各路将领疲惫不堪,粮草不济,恐徒增负担,当效仿太子在河西走廊治理之策,往后不仅仅要在河西走廊屯粮,更要在高昌囤粮,粮秣足够才能再论西进之策。”
见儿子没有继续发表看法,李世民让文武两边继续商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满朝文武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太子殿下手里有钱有粮,只要得到太子的支持的事,就一定能够施行下去。
这一次早朝到了午时才结束,总的来说眼下具体的方略就是将西域的东南商道给清理一遍。
具体的落实方案以清剿为主,焉耆使者牵头,安排还在西域的大军将商道犁一遍,将沿途的马贼清理干净。
这么做有好处,能够得到西域人心的同时,还能够稳定商道。
从昨日送来的军报来看,其实不用朝中做什么,唐军打下了高昌之后,很多马贼都西逃了。
他们或者前往更西面,继续以劫掠为生,或者是投效西逃的欲谷设。
大唐对西域的战事远没有收场,现在只是堪堪夺下了高昌以及东南一片的疆域。
天山沿线的草场,伊犁河上下游依旧还没握在大唐手里。
夺下了高昌就有了继续西进的跳板,这都是以后的打算了,大唐西进不会只有这一仗的。
李承乾在东宫简单用了一顿午饭,李丽质去给她的两个弟子上课了,东阳还要跟着孙神医去看望病人。
其余的弟弟妹妹都去看望母后了。
东宫难得安静,用罢饭食后,皇帝就送来的旨意,太监朗声道:“陛下有旨,太子主持钱粮调度以来,朝中众臣皆称贤明,望太子往后谦逊勉励依旧,赐入尚书省之权,封陕东道大总管,领洛阳,潼关,关中各县农事建设,加赐玉璧一双,金车一驾。”
这位常伴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念诵完旨意,道:“太子殿下,领旨吧。”
李承乾双手接过旨意,道:“谢父皇。”
老太监咧嘴笑道:“恭贺殿下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见孙儿收好了旨意,李渊努着嘴道:“你父皇当年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承乾蹙眉道:“依照爷爷这么说,父皇是小气了?”
李渊忽然一笑道:“去看看吧,尚书省很久没有打理了。”
从当年父皇还在打天下时候,官职尚书令,天策上将,只不过厘清了朝中官职与要务之后,尚书令这个位置就空置多年了。
李承乾走入皇城中,犹豫了一番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走到尚书省门前,老旧的门前满是风霜的痕迹。
在这里路过的官吏都很少,李承乾发现门依旧上着锁。
忽有一个穿着蓝色官袍的官吏路过,见是熟人,李承乾唤道:“杜侍郎!”
那人停下脚步,回过身是满面的笑容道:“太子殿下。”
“你有这里的钥匙吗?”
“下官怎么会有,殿下说笑了。”
说完杜正伦便加快了脚步离开。
李承乾一路跟在他身后。
杜正伦又只好停下脚步,道:“这里的钥匙只有陛下才有,太子殿下不要为难下官了。”
“没有为难伱,只是问一句而已。”
杜正伦疑惑道:“难道说陛下给了旨意之后,难道没有殿下钥匙吗?”
李承乾上前两步,狐疑道:“父皇刚下达的旨意,你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杜侍郎这人脉真是厉害。”
杜正伦欲言又止,他左顾右看道:“下官还有要事,先告退了。”
“杜侍郎,有空来东宫一起用饭呀。”
正快步走着的杜正伦脚步明显一滞,而后用更快的脚步离开了。
回到中书省门前,李承乾就遇到了等在这里的许敬宗与李道宗,颜勤礼。
“恭贺殿下。”
李承乾揣着手道:“旨意都听说了?”
李道宗道:“旨意刚送到中书省,老夫也才知道。”
往中书省内看了看,忙碌的官吏依旧不少,老师与舅舅,还有郑公三人都不在。
下朝之后便跟着父皇离开了,看来这道旨意就是他们商议下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