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八章 高人指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八章 高人指点 (第2/3页)



    卢照邻看了对方的名字与籍贯之后,拿出一卷纸道:“答题,之后去不良堂学一个月。”

    李游道愣神地看着这个主簿,低声问道:“你真是卢照邻?”

    “嗯。”

    “你不在朝中任职?在下……”李游道组织了一番语言,又道:“在下刚见到了裴炎。”

    “你觉得我在崇文馆任职主簿,觉得不公?”

    李游道使劲摇头道:“在下并不是觉得不公,只是觉得你应该在朝中更高的位置。”

    卢照邻解释道:“陛下用人不看才名,只看能力,能够进入崇文馆只是开始,科举及第也只是刚迈过门槛,科举揭榜一只脚迈入朝堂,之后的路才刚刚开始,你们觉得科举及第就能入仕为官,从此不用再学,高枕无忧了?”

    “待你见到朝中的那些英杰,见到了朝中诸多复杂的政令,政务之繁杂是你不敢去想的,穿上了官服,那才是刚刚开始,支教连入场不算,科举才仅仅只是入场的资格。”

    卢照邻耐心地对这个后辈道:“人一生要学的有很多,京兆府有句话其实很有道理,人要活到老,也要学到老,想要在朝中为官就要有学到老的准备。”

    “你要觉得不痛快,将来也大可以辞官,反正近年辞官的人不在少数。”

    卢照邻又将笔递上,道:“答卷吧。”

    李游道这才接过笔,开始答卷。

    如果不是担任崇文馆的主簿,卢照邻也不用对一个后辈说这么多,可在这里任职,就有教导后辈的职责,这种教导多是指点,指点前来参与支教的人要怎么做,要去哪里,或者是要如何安排两年的支教计划。

    记得当初皇帝还是太子时,那时候的崇文馆甚至还要借京兆府的后院建设,那时候的崇文馆只有三人。

    崇文馆的第一个主事是温彦博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对崇文馆意义重大。

    至今,那位老先生的画像还在崇文馆。

    再之后崇文馆才开始慢慢扩大。

    现在,长安城的这座崇文馆有往来文吏两百余人,这两百余人也不太够用,因崇文馆管天下所有的支教夫子,包括更遥远的天竺崇文馆与辽东的崇文馆。

    这些庞杂的事务,就需要更多的人来办,在没有高效的处理方式之前,只能靠人数来解决这些繁重的事。

    而自己身为主簿,手下也有三十六人的班子,统筹调度依旧很棘手,这是卢照邻在崇文馆任职的感受,有一种能力跟不上发展的感觉,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长久的疲惫。

    看着对方正在专心答卷,卢照邻又想起了当初教导自己的曹宪与王义方两位名仕,这朝堂与两位老师所教的景象不一样,这长安城也与自己先前的想像也不同。

    苏主事当初说过,支教是改换天地的大事,这份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持之以恒,而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代人而已。

    良久,李游道递上答卷道:“在下写完了。”

    卢照邻蹙眉看着答卷,“有很多答错的地方。”

    “这……”

    “无妨,这不影响你支教,这份答卷不过是摸个底而已。”卢照邻又从一旁的书架上,拿下一卷文书,在上方写下名字与籍贯之后,递给他,道:“去蓝田县的不良堂。”

    “喏。”

    如此,李游道参与支教的第一个步骤才算结束,下一个步骤才是能否参与支教的考核。

    朝中的支教之策一直在完善,一边实践一边弥补,查漏补缺,一开始的支教缺少人手,因此选人方面宽松许多。

    现在开始,朝中要提高支教夫子能力与素质,为往后的支教提高质量。

    关中的一条官道上,李治与李慎为爷爷守陵一个月,便被父皇召了回来。

    两人策马并排走着,来到一处关中的大营,见到了一个孩子正在练着挥砍。

    李慎抬首看着道:“那不是於菟吗?”

    李治也不解道:“他怎么来军中了。”

    於菟练完挥砍,便将刀收入腰间,而后快步朝着战马跑去。

    薛万备穿着甲胄在一旁大声道:“快!跑快点!”

    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