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2章 不征之国只是一种外交策略,不代表咱大明怂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2章 不征之国只是一种外交策略,不代表咱大明怂了! (第2/3页)

    从朱元璋后来的态度来看,明显已经非常生气了。

    他对日本国王的书信上直言道:“你们这些夷人作为臣子,不遵守君臣之道,四处骚扰邻居。

    不知道君王赐给你们这块奇异的领地,就这般态度傲慢、纵容手下,将来一定会遭到报应!”

    朱元璋对怀良亲王下的旨意则是:“你们这些年,觉得自己变强大了是吗?

    如此不自量力,竟然敢以卵击石,是要看看月亮为什么这么圆吗?”

    朱元璋的提议是:统一中国,外抚四方,与斯民共享升平之治。

    简而言之就是,咱不征伐你们这些蛮夷,是为了天下太平。

    毕竟此时大明建立不久,民众苦战久已。

    国内经济萧条,百废待兴。

    老朱觉得应该先稳住四方,发展才是硬道理。

    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想的自然是万世基业。

    忽必烈的历史教训,让意识到大明现在不适合跨海去打仗。

    尤其是考虑到当时条件有限,这种大规模跨海作战缺乏根本保障。

    胜负难料的情况下,从实际角度出发的朱元璋,不愿轻举妄动。

    于是他一边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同时对外传递出一个信号。

    “你们这些蛮夷,看看咱多么仁慈大度,赶紧来臣服吧!”

    另一边朱元璋又在《皇明祖训》里面告诉后继之君,“日本虽然表面看起来很真诚,但实则心怀不轨,因此要断绝与之往来。”

    换句话说朱元璋把日本列入不征之国,不代表他就真的咽下了那口气。

    老朱之所以这么做,有以下五个目的。

    第一点目的,朱元璋并未因为打败蒙古人放松警惕。

    他认为大明的假想敌,包括北方的蒙古人、东北的日本人,以及生活在半岛上的朝鲜人。

    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刚刚建国不久的明朝,绝不能轻易开战。

    第二点目的,朱元璋需要一些时间,去观察周围的邻居。

    究竟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不征”只是表达大明的态度,用这种万能技巧进行外交斡旋,确保不会太过被动。

    毕竟按综合实力在东亚这个圈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