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67章 校企地三方合作之路 (第1/3页)
这两个家伙在电话里聊得起劲。
很难想象正在商量着如何把一家巨大的企业瓜分成许多个碎片的家伙,竟然会是华夏学术各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如果让人听到了,或许能打破一些想象。
“我也觉得这样的方案更可行一些。”
许青山说道。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在中间给他们牵上线了,本身梁溪在江南省的经济实力就不弱,鹭岛市目前在整个东南沿海都是知名的经济城市、旅游城市,这一次可以算得上是强强联手,而且鹭岛刘市这次跟我见面聊了很多,其实鹭岛也很希望能够完成转型,往科技城市的方向前进,尚德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引子和机会。”
许青山的话引起了邱涌的深思,而且许青山还用更明显的例子来举证。
“去年还是前年,庐城拿了一百多亿,那个时候已经是庐城整个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了,可以说如果这笔投资失败了,那庐城的发展将会出现很大的阻滞。”
许青山说到庐城,邱涌一下就有印象了。
因为说起庐城的投资行为,其实最出名的反而不是这些,而是把华夏科技大学给拉了过去。
“庐城从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在执行这种方案了,邱院,你接触的各个城市的政企合作比较多,肯定也清楚,我们华夏国内正常的招商引资环节,都是政府给地、给贷款、给税收优惠,就比如说梁溪对尚德的情况,不就是最经典最传统的招商引资吗?或者说是扶持创业也合理。”
“但是庐城不一样,庐城这是属于资本化招商,他们现在是在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去大胆地投资自己规划的战略性产业,用城市的强大资本来吸引这些需要资金、需要政策、需要管理的潜力企业到庐城来落户,发展以后再出售股份获利,随后再根据已经成型的城市产业主线,去市面上继续撒网捞鱼,寻找值得投资、富有潜力的产业上下游企业,这让庐城能够更加轻松地形成完整的科技产业链,最后能够完成循环。”
“和前者相比,庐城对于企业的掌控力度更强,但是又脱离了原本国企的定位和风格,还更容易得到市场回报。”
许青山说得很有激情,因为他其实极为推崇庐城的发展方略,庐城能够从一个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无名省会一路飞速发展,庐城的发展方阵功不可没。
“庐城却是厉害啊”
邱涌感慨地说道。
今天许青山突然提到了庐城,这就让邱涌不得不回忆起了当年的事情。
“你年纪还小,没有经历过那些时光。”
邱涌的语气突然充满了悲伤和回忆的气息。
“就算是我,其实当时也刚出生没多久,我对于那段岁月其实并没有太深太深的记忆,但是我却能够记得当时的那种社会氛围,我们这种人放到那个时候,日子咋样可不好说。”
邱涌的话让许青山顿了顿,停下了自己继续讲解庐城模式移植到鹭岛的调整方阵。
人在开始上了年纪以后,总是会开始回忆往事。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嗯,那个时候年龄跟你其实差不多,大概是83年吧,我到华清来读书,后来你也知道,我一直留在华清。当时我就对科大的事情略有耳闻。”
“其实科大南迁的因素太多了,但当时庐城真的是力排众议,当时那么穷的一个地方,选择顶住了所有压力,勒紧裤腰带接收了落魄得无处可去的科大师生。”
邱涌说到这一点,突然嗤笑了一声。
“庐城当时有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分一半给科大,但京城的资源实在是太好了,科大也就一直想要回京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导师就在说,科大那边又在给部里打申请了,还先建了研究生院,明明庐城费了那么多心力接收了他们,投资了他们,扶持了十几年,他们的心也还是在京城。”
“当时华清就有不少人在讨论,也不知道是为庐城感觉不值呢,还是纯粹不喜欢科大的做派,当时就在说,庐城这是好心喂了驴肝肺,会因此拖累了城市的发展。”
“可谁知道呢?87年确定了无法回迁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