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国丧一过的新局面 (第2/3页)
言国政?”
王世贞默然无语。
王遴等人被以非法出版的罪名被镇抚司逮捕,然后展开侦查。
大明官吏,有几个经得起调查的?
有的为官时徇私舞弊,在科试中上下其手,按钱贩卖功名。一经查处就是弃市,还要遭世人和士林唾弃。
有的高中进士,出任清华后,大肆收纳投献田地和人口。这种事属于灰色地带。不查没事,一查一堆事。
而且收纳投献的田地和人口,十有八九要进入到下一步,隐匿田地,逋逃赋税。这个也是重罪,查出来就是绞刑。
其余的欺男霸女,巧取豪夺。
寒窗十几年,终于考上进士,做了大明的官吏,成了人上人,不欺负一下别人,怎么展现出自己是人上人?
查出来,或弃市、或绞刑、或流放。
跟着王遴闹腾的那群人,最惨。
他们咋咋乎乎,闹得沸沸扬扬,被张居正用考成法下狠手,结果连承天门都没资格进去。
临了还被王世贞一群人拿来当掩护。
王世贞等人要小心谨慎多了,他们任由王遴等人上蹿下跳地闹腾,躲在暗处悄悄地策划。最后在二月初一的早朝上奋起一击,结果被皇上连消带打给化解了,还成就他真命天子的不世威名。
皇上跟他皇爷爷一样,都是小心眼,事后肯定会报复。
不过皇上比世宗皇帝要有心计得多,他不会随便找两个罪名安在你头上,将你治罪。
他深知如今大明官场上的衮衮诸公,没有一位经得起细查的。
皇上宁可多费些时日和人手,也要把你查得底朝天,再以铁证他罪,把你严惩治罪,还要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些日子,各大朝报、政报,还有各家民办报纸,东家和主编被宣教局约谈后,协调一致,都在大肆报道王遴、丁士美等人,表面上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实际上男盗女娼、蝇营狗苟。
腌臜事一件件被刊登在报纸上,传播大江南北,名声臭大街了。
只有高拱、葛守礼、王世贞、王世懋、董传策等少部分人,或因上有赦恩、或自身清白,站得稳,没有查出什么大罪。只是以失职、有失臣礼等罪名,被处以免职、交原籍看管。
王世懋还在劝王世贞,“兄长,这样也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政局波诡云谲,如履薄冰。
我等被逐出朝堂,放回故里,远离漩涡,也算是一件好事。”
王世贞轻轻叹了一口气,点点头:“对你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于名教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王世懋又气又急地说道:“我的兄长,先保住我们一家老小的性命再说。名教如何,就不是你我能把持的。
至少,我们为名教尽过一份力,差点还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兄长,足够啊!
谁也不想做于少保和椒山公!”
王世贞看了弟弟一眼,没有出声。
两人在伙计的带领下,进到了雅琴轩包间。
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发生争吵,王世贞和王世懋对视一眼。
徐渭和汪道昆在吵什么?
伙计一敲门,里面立即变得安静,然后是徐渭的声音:“谁!”
伙计马上答道:“两位王老爷到了。”
“元美和敬美来了!”
吱嘎一声,门开了,徐渭和汪道昆各穿一身蓝色和青色襕衫,头戴方巾,拱手道:“元美兄,敬美兄。”
看着意气风发的两人,王世贞恍如隔世。
当初自己意气风发,被奉为江南文学领袖。
当时文学点评之名,评论朝野知名人士,或褒或贬,无所隐讳。
被誉为大明的月旦评,指点江山,一时意气风发。
徐渭当时名声不显,功名不扬,被排斥在主流文学圈外。他又功名心重,希望王世贞等名士为其扬名,多次投卷,却遭到无情耻笑,于是心怀忌恨。
后来两人同殿为臣,在共同好友戚继光、汪道昆等人居中调解下,两人放下陈见,结为“好友。”
可王世贞却一直在心里有膈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