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5章 攻城之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5章 攻城之法 (第2/3页)



    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被空了出来,而人口又少了很多,府兵授田才能执行下去。

    但是苏泽在陇西郡执行府兵制度的时候,陇西郡就没有这么多的土地。

    苏泽很清楚,折冲府制度,要和授田制度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果只是建立折冲府,命令士兵农闲的时候去训练,这是增加士兵的负担。

    没有授田制度,士兵是不可能为了你拼命的。

    因为苏泽行军迅速,秦州叛乱没有席卷陇西郡,陇西的人口损失没有历史上那么大。

    陇西高原的土地也稀少贫瘠,拿不出那么多授田的土地。

    所以最后苏泽用的就是刚刚苏亮的方案。

    授田不足的,用授予牲口来代替。

    牲口就是劳动力,马牛羊骆驼,这对于农户来说就是重要的资产。

    如果也不愿意要牲口的,苏泽就动员他们去河州凉州,或者许诺他们秦州的土地。

    河州凉州地广人稀,苏泽正在开发河湟谷地和敦煌以南的平原,这些地方还有足够的土地可以授田。

    但是根据陇西郡的报告,虽然做了很多动员工作,但是大部分百姓不愿意授予外州的土地。

    这也是正常的,农民都是安土重迁的。

    这是一种根源于农民本性中的不安全感。

    在穿越前,苏泽还不能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执着,但是现在他能理解了。

    这是一种根植于血脉中,对于饥荒的恐惧感。

    《大明王朝》中的改稻为桑,抛却了层层贪官污吏的盘剥,如果就从这件事上来说,为什么百姓还是不同意?

    按理说,将粮食改种成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用这些收益来购买粮食,这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这个模型在现代人看来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农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土地产出粮食,就是产量低一点,税赋高一点,但是家里有粮食就饿不死人。

    可如果改稻为桑,种植的桑树没办法吃的,这等于将粮食安全全部寄望别人,对于农民来说,就等于就身家性命寄托给别人。

    如果商人运不来粮食怎么办?

    如果粮食涨价怎么办?

    如果改稻为桑的丝绸卖不出去怎么办?

    还不如种粮食踏实,好歹能活下来。

    同理就是搬迁了,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周围都是亲戚和邻居,在自己的土地上熟悉种植作物,了解土地上的气候和土质,就算是土地少一点,就算是粮食产量低一点,只要饿不死人,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的。

    所以历史上几次大迁徙和大开发,都是在战乱时期完成的,一方面是百姓逃避兵灾离乡,一方面就是军功屯田授田完成人口迁移。

    只靠着多授土地,就要吸引百姓过来开垦土地,这是不现实的。

    苏泽用牲畜补偿和外授土地,两条办法让府兵选择,才算是解决了三十座折冲府的授田问题。

    这也是他没有余力在陇西郡建立更多折冲府的原因,因为手上的钱实在是不够了。

    因此苏亮发愁的事情,就是这些伤亡士兵的抚恤问题。

    苏亮又说道:“按照将军出征前的约定,战死者给粟八十斛,赐白绢一匹。”

    “家中有成年男丁者授田不追回,转授其;无成年男丁者,妻子不改嫁的,先授其妻,等男丁成年再授其子。”

    “无丁者则半授其父兄,以祭田供养之。”

    这一条也很容易理解,授田制是成年授田,死后追回,如果战死就追回授田,那战场上就没人拼命了。

    父亲战死将授田转授给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男丁未成年先暂时授给其妻,但是这一条要求妻子在儿子成年前不能改嫁,放在现代肯定是被要被喷惨了,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是防止战死士兵被人吃绝户的保护措施。

    而实际上,在古代社会,类似“贞节牌坊”有时候反倒是对妇女的一种保护。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休之后,就被兄长逼着改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