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当有一会 (第2/3页)
天子不置可否:“继续。”
丘吉咬着牙道:“内臣以为,朔方伯或许有携势迫问,甚或跟田帅谈条件的想法。但应该不至于真的阻道,甚至直接害田帅的性命——同为九卒统帅,掀开旧案是求功,直接阻道是大罪,朔方伯没理由为功而罪。”
天子自己不评价,但对华英宫主道:“无忧觉得,丘吉分析得如何?”
姜无忧身着王爵武服,英姿飒爽地坐在那里,落落大方:“丘公公的分析合情合理。”
“那依你看,田安平为什么一定要杀朔方伯,又是何来的勇气呢?”皇帝问。
姜无忧很直接地道:“既然已经结仇,有机会就当场杀了,好过日后纠缠。田安平杀朔方伯,无非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儿臣反倒觉得,朔方伯手上,并不存在什么要挟田安平的证据,因为那证据若切实存在,朔方伯选择的空间很大,当面威胁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而田安平本就是个胆大包天的人,他并不在意规则,他想的是——只要不触及底线。”
“至于他的勇气……”
“自然是他走出绝巅的这一步。衍道真君放在景国也是国柱,在齐国更加意义重大。他认为他绝巅之后跟柳神通的旧事就不再是事情,甚至懒得在朔方伯的追索下遮掩。他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朔方伯先违规的前提下,杀死朔方伯不是个大问题——”
大齐皇女微微扬头:“他愿意告诉陛下,他谁都可以得罪,他什么都不在乎,他能成为陛下手里锋利绝伦的长刀。陛下若要仗之斩六合,就要容许他偶然沾染鲜血。他希望陛下能够重新给他画一条底线。皇权特许,天骄独享。他认为他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人。”
“你怎么评价?”皇帝问。
姜无忧言辞有锋:“有恃而骄,骄乎近妄!”
“天底下最锋利的刀,朕已经有了一柄。”皇帝扭过头来,看了重玄褚良一眼。
姜无忧斟酌着措辞:“定远侯相对来说……呃,心里还是有亲情的。”
重玄褚良默而不语,静静感受皇帝这绕了好几个圈的敲打。
天子却不叫他沉默,又问道:“定远侯还没有跟朕讲,你好好的秋杀军不管,好好的侯府不住,竟派人去苍术郡、静海郡查起案来……查的是什么?”
静海高氏确实不简单啊,这告状告得也太快了。
“臣查的其实是观澜客栈天字叁号房的线索,白骨邪神的痕迹,或许在其中……这白骨邪神乃幽冥神祇,据说已经降身现世。”重玄褚良不得不坦白,但尽量揽在自己身上:“当年臣在阳国战场,还斩了祂一刀,恐祂旧怨未消,想着还是提前解决了好。”
又补充道:“臣这就回去练兵……”
“定远侯练兵的本事,朕有什么信不过。”皇帝摆了摆手,又问:“那么你查到什么了吗?”
重玄褚良不好意思地道:“才查了一个苗汝泰,就出了这件事。剩下八个人还没开始……田安平也在其中。”
瞧他这温和腼腆的样子,那里沾得上“凶屠”二字!
皇帝看了看他:“查吧,闲着也是闲着。近期无战事,朕也没什么事情给你做。”
重玄褚良很想问皇帝既然也这么关心这件事,怎么不索性让巡检府和打更人里那些专业的查案人士来参与,他堂堂一个九卒统帅,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只是被自己的不肖侄儿逼出来忙碌……可没想拿查线索当事业!
但话到了嘴边,他只道:“陛下圣明!”
被天子抓着小辫子,这回少说也要在军营里住上半年,才算能交代过去……也不知大胖侄子能不能懂点事,把刚出生的侄孙儿抱到军营里去看看老人家呢?
回头得问问太医令,刚出生的娃儿去军营,要注意哪些方面。
皇帝顿了顿,忽道:“燕山啊,你说这个田安平,朕该怎样处理他?”
霍燕山看了半天的戏,突然被叫到名字,高大的身形一下跪倒:“内臣只是一张纸,宣陛下之字。外朝之事,内臣万万不敢议之!九卒统帅,岂有奴言?内臣只有一双耳朵一张嘴,一颗忠君的心——心中不曾有什么揣测,也不敢有!”
丘吉眨巴眨巴眼睛,觉得自己实在是有些眼睛酸。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内官之首,能接韩令的位子呢!
“你啊你。”皇帝抬起手指,点了点霍燕山,却也并不为难他,转道:“华英宫主以为呢?”
姜无忧直接道:“此人目无法纪,心中没有国家,不能再用。”
“哦?”皇帝看着她:“田安平此人锋锐绝伦,论兵略论修行,都是不世之才。独当一面不成问题,破阵当锋更是利刃。你不是说,田安平愿为天子刀,他也多少还知道不触及底线?”
“田安平有不去触及的底线,比如他杀朔方伯,也要等到朔方伯先违规才动手……不是对这个国家的敬畏,是知道跨过那条线,会死。”姜无忧平静地道:“一旦知道跨过那条线他也不会死,那条线就并不存在了。”
皇帝淡声问:“华英宫主没有守住那条底线,长久驾驭他的信心吗?”
“他或许在陛下给他划出的底线上翩翩起舞。”姜无忧拱了拱手,以示礼敬:“但儿臣的底线,是对这个国家的敬畏。”
皇帝仍然不评价,只道:“依你之见,此人不能再用,那就只能杀了——你打算怎么杀他?”
霍燕山伏地一定,僵住不动。
丘吉紧绷着握笔的手。
重玄褚良仍是乐呵呵的表情。
姜无忧沉默片刻,道:“儿臣杀不了他。”
“奇也怪哉!”皇帝这时才有了几分意味深长,看着她道:“朕予你天下之权,你怎样杀不了他?”
“天下之权是从制度出,维护规矩,即是维护陛下的权柄。”姜无忧慢慢地说道:“今田安平杀朔方伯,是以其阻道之名,虽不体国,未罪死也。哪怕追溯过往,论其杀柳神通旧事……天子昔日已定论,不可再议之。况且事久线湮,难得铁证。以此事杀绝巅,不足为天下凭。其余捕风捉影事,则更不能伤其分毫。天子乃天下之主,更要慎用重柄,不可不罪而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