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1章 贾平凹捡回了一条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1章 贾平凹捡回了一条命 (第3/3页)

    他可不想单独拉着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个人组织一场报告。

    “当时在燕大开展结束以后,反响很好,新华社的同志就提出一个想法,想给我出版这篇报告文学作品,内容非常的全面,比我亲自讲的更加广泛。”

    “新华社出版?”

    贾平凹听的羡慕不已。

    能让新华社出版,等同于说这篇文章在新华社的编辑们眼中,是完全可以在《人民X报》《半月谈》这类顶尖刊物上发表的水平,甚至更高一筹。

    陈忠实和贾平凹都有些心痒,于是马上前往钟楼东北方向的西安老新华书店。

    这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书店,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书籍最多种类最全的书店营业楼,负责整个西北地区的图书发行工作。

    因为位于钟楼东北角所以又被称为钟楼书店。

    江弦跟在陈忠实他们后面进去,书店的内部面积还挺大。

    这会儿买书不是自己挑,而是隔着柜台让售货员帮忙拿书。

    “陈忠实老师!”

    营业员是个年轻女同志,认出陈忠实以后,惊喜的捂住嘴,跟在街头偶遇了个明星似得激动。

    “你认识我?”

    “您忘了,您在我们书店开过签售会。”

    “哈哈。”

    陈忠实回头看了几人一眼,笑的有点得意。

    “您需要点什么?”营业员非常敬业,追星的同时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

    陈忠实正要开口,一个身穿中山装、一脸斯文相的女同志冲了过来,一下子拉住营业员的手。

    “同志,《理解万岁》还有么?”

    营业员看了陈忠实一眼,“这位女同志,我先帮他.”

    “没关系,让这位女同志先买吧。”陈忠实面容和善的说,言语间非常客气。

    女同志也通情达理,知道她插了别人的队,面露不好意思之色。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也是太着急,为了这本《理解万岁》,我已经跑了好几个售报点,要么就是没有,要么就是卖光了,太难买了。”

    眼见这么巧合的碰上一个同样购买《理解万岁》的女同志,陈忠实来了兴致,和她聊了起来。

    女人自己解释说,她是一名工人,今天偶然间听朋友讲起她在《理解万岁》上看到的故事,听完以后非常的感动,非常想要买来这本书亲自看看。

    没想到一脸跑了很多地方,都没买到,这才来到距离她住处比较远的钟楼书店。

    陈忠实向售货员说,“我也和这个女同志一样,要一本《理解万岁》。”

    女人听了觉得很巧,“您也买这本书?”

    “是啊。”

    陈忠实笑着看了一眼身后的江弦,解释道:“我听说这是江弦同志的作品,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想要找来阅读阅读。”

    “哟,您是江弦同志的读者啊。”

    女人眨了眨眼,感叹道:“江弦同志是个好作家,他和其他的作家不一样,这个作家有良心,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所以才能写出《花环》这样好的。”

    “是啊。”

    陈忠实点点头,又瞄了一眼身后的江弦,刚才的得意劲儿一下子全收起来了。

    事先没有任何安排,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下发生,女人这样发自肺腑的夸江弦,说明江弦是真正写作写到了人民的心坎儿里头。

    这是每一个作家都羡慕的境界。

    等售货员取来《理解万岁》以后,一看,果然是新华社的新华出版社出版。

    陈忠实和贾平凹捧着一读,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不仅是为边关将士们的品质,更是为江弦提出的这种思想、这种理念。

    “我明白了,我是应该给小韩道歉,我没有理解她。”脾气大的贾平凹这一刻终于不再觉得委屈。

    陈忠实颇感不可思议。

    他说了半天,贾平凹仍是我行我素。

    结果看了江弦这么一篇文章,贾平凹就想通了,不觉得委屈了。

    可见江弦不仅已经具备发掘本质的能力,还能通过自己的总结、提炼,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大众,引发大众产生思考。

    陈忠实莫名想到鲁迅先生。

    这一刻,不能说他在江弦的身上看到几分鲁迅先生的影子。

    但如此年轻的江弦,着实已经在向那样的文学家靠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