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5章 断章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35章 断章狗 (第1/3页)

    后面的内容依旧充斥着一种浓烈的魔幻主义色彩。

    女人和匈奴士兵来到一个山凹里定居下来。

    他们的孩子诞生了。

    婴儿的左脚的小拇指的指甲盖光光的,红红的,骨质还没有变硬,但是十分明显,这是完整的一个指甲盖。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匈奴人的婴儿。

    也正是族长要杀掉的婴儿。

    父亲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勇士,他要对自己的诺言兑现,他将孩子轻轻地亲了亲,然后,从墙壁上取下了那柄砍刀。

    但是妻子阻止了他。

    “如果有报应,就让报应来吧!孩子是我的,谁也不能动他。是孩子救了我们,如果没有他,我们早就被处死在老槐树底下了。”

    冒着得到报应的危险和深深的歉疚之情,这一对风流罪人留下了这个孩子。

    时光荏苒,一些年后,他们已经有了许多儿女,他们回到吴儿堡。

    经过战乱,这里已经没了人烟。

    于是他们搬回那里,地名仍叫吴儿堡。

    他们开始重新建立家谱,这时候女子记起自家姓杨。

    两位老人不久就过世了。

    顺应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尸体被抬上山,埋在当年牛踩场的地方。

    所以,后世之后,一代代的陕北人将死亡叫做“上山”。

    咝。

    路遥心中一阵奇异。

    此前他已经听江弦讲过一次拉美魔幻主义文学的爆炸。

    在拉丁美洲,有大量的传说:

    像是一条沸腾的河流,鸡蛋放进去五分钟就能煮熟;

    有一个地方,人一说话就降倾盆大雨;

    在阿根廷南端的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极风把一个马戏团全部吹上了天空,第二天渔民们用网打上了死狮和长颈鹿。

    很多学者以及拉美作家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所以在拉美繁荣昌盛,是因为它适应和根植于这些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拉丁美洲因为其光怪陆离的传说,成为一片孤独而耽于幻觉和种种错觉的土地。

    那些印第安原始神话、民间传说,通过创作手法加以丰富发展,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魔幻手法”。

    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象结合在一起。

    通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

    而江弦的这篇,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

    他将陕北这片土地上的现实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将魔幻现实主义在陕北这片土地运用到了极致。

    路遥已经看过国内很多披着“寻根”外皮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了。

    但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最淋漓尽致的,可以说只有江弦一个人。

    路遥继续往后看。

    后面依旧延续了这样的写法,写在吴儿堡这片土地上,那支以杨为姓氏的匈奴血脉延续了下去。

    一个生气勃勃的人种在这里成长起来。

    他们的男人长着颀长高大的身材,长条脸,白净面皮,宽阔前额,浓重的眉毛下一双深邃的眼睛。

    鼻梁总是很高很直,从而衬托出眼睛更为深邃。

    长长的腮帮在年轻时光滑而俊美,而在长出络腮胡子以后,又显得威仪而高傲。

    这些人衣衫褴褛。

    冬天,是一领磨得半光的羊皮袄,袄上的羊毛里藏着虱子和苍耳,随着走动,给空气中留下淡淡的膻味。

    夏天,则是一领粗布做的半衫,胸部敞着。

    他们头上,永远蒙一条脏了巴唧的白羊肚手巾。

    他们脚下,则是一双百衲鞋。

    这种人的性格,就像他们那眉眼分明的面孔一样,身上则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桀骜不驯。

    他们永远不安生,渴望着不平凡的际遇和不平凡的人生。

    他们对土地表现出一种淡漠,所以厮守它只是因为需要它来提供维系生命的五谷杂粮,他们做起事来不循常规,按老百姓骂牲口的话来说就是“不踏犁沟”。

    他们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总是雄心勃勃,目空天下。

    而最后总是以脱离不了生活的束缚,从而重重地跌落在黄土地上,沦落为穷得丁当响的穷光蛋作为结束。

    时间一直流逝,到了20世纪,吴儿堡一个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