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5章 Nature论文发表,行业震动【万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235章 Nature论文发表,行业震动【万更求订阅】 (第1/3页)

    就在最新一期开讲啦播出的当晚,以徐源开讲啦为词条的热搜很快登上榜首,而大部分网友所关注的并非是徐源担任开讲人这件事情。

    而是栏目内容中,徐源透露出的关于载人登月和霍奇猜想信息。

    除了网友对此感到惊喜期待外,国内的数学家学者也显得非常激动。

    “开讲啦栏目居然真把徐教授请来了,这下可不得不看了。”

    “好耶。”

    “刚好周一在教室给学生们放。”

    “没有人比徐神更适合担任开讲人,我一个讨厌数学的都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

    “还要十年才能实现载人登月吗,感觉好久远。”

    “这个时间已经很了不起了,相信徐教授。”

    “徐教授对霍奇猜想的研究已经有进展了吗,这可是整个数学界的大事。”

    “好让人期待啊,数学界已经平静太久了。”

    ……

    自从徐源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彻底成为整个数学界公认的数论大师,最近两年并没有新的数学论文发表。

    这也使得国内数学界似乎再次沉寂了下去。

    就连数学学报,都勉强只能维持现有的影响力,无法让影响因子增长。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保持下去,想要跻身进数学领域四大顶刊,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有可能影响力还会倒退。

    毕竟数学学报的崛起,全部都是因为徐源自己。

    放眼国内数学界,徐源的实力是断层领先。

    尽管也在想办法,培养国内的优秀数学家,但目前其他人还不足以支撑数学学报。

    在这种情况下,若徐源真能解决霍奇猜想,那所带来的影响力将是无与伦比的。

    另外霍奇猜想本身,便是数学人无法拒绝的存在。

    而这個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海外。

    引起国际数学界的热议。

    霍奇猜想作为千禧年大奖难题,又是汇聚了最抽象的概念。

    悬而未决这么多年,曾一度成为许多学者的噩梦。

    甚至被一些著名数学家评价为,是不可能成功证明的世界数学难题。

    但他们现在看到了什么。

    被授予数学王子称号,数学界公认的天才,最年轻的菲尔兹奖得主徐源,宣称对霍奇猜想的研究已经迎来突破性进展。

    甚至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彻底证明。

    这无疑是数学界的重磅消息。

    如果是其他人公开这样说,那么大家多看一眼,都是对自己的最大侮辱。

    偏偏说这话的是徐源。

    那个创造了数学奇迹的天才。

    尽管这个消息很难让人相信,但大家心里仍会抱有些许期待。

    因为谁都无法保证,徐源会不会再次创造奇迹。

    到那时,将会是所有数学人的盛会。

    数学社区是海外备受数学人推崇的数学论坛,让大家探索无尽数学世界的时,能够和志同道合的学者交流心得经验。

    有人将它称作学术的宝藏。

    注册用户多为高校数学系学生,以及一些著名的数学教授。

    因此社区中无论是初学者的困惑,还是高级研究者的探讨。

    都有人耐心细致地分享解答。

    国内尽管也有类似的论坛,但影响力肯定比不过。

    早上。

    来自和地区的数学研究者,有些已经打开了数学社区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

    但页面刚刷新出来,就被排在前面的一个帖子标题所吸引。

    “数学王子徐源昨日公开宣称,对霍奇猜想的研究已取得进展,或在下一届数学家大会前完成证明。”

    作为经常出现在数学社区的人,无疑对徐源和霍奇猜想都不陌生。

    正因如此看到这个帖子后,心里才感到惊讶。

    距离下一届首尔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满打满算还有两年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徐源能够证明霍奇猜想,实在让人震撼不已。

    为了解更多的情况,看到这条帖子的人,自然是选择第一时间点开查看。

    评论区下面的留言,可以说已经能称得上是全社区问贴中最多的。

    其中不乏一些眼熟的数学教授名字。

    “我的上帝,这是我最近听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

    “汇聚最抽象概念的霍奇猜想,终于要被证明,为两个学科分支建立联系了吗?”

    “徐不愧是数学天才,他简直是我的偶像。”

    “在他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时候,我就相信他肯定能证明千禧年难题。”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他的证明过程了。”

    “如果霍奇猜想被证明,我敢保证他手里的手稿肯定会有很多人想要收藏。”

    “听说徐曾经和德利涅交流过霍奇猜想,或许他真的有了证明思路。”

    “数学难题的证明是需要灵感的,恰恰徐最容易诞生出灵感。”

    “我依旧无法想象,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彻底证明霍奇猜想,让代数几何和拓扑学之间建立联系,这实在是太抽象困难了。”

    “霍奇猜想太过于抽象,他涉及了代数几何分析,以及拓扑学等多个分支,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认为有人能够完成证明。”

    ……

    对于数学学者来说,无疑都希望看到世界上的数学难题能被解决。

    这有助于数学的发展。

    毕竟有可能一个简单的公式,都有可能改变世界。

    但前提是能够发现找到这个公式。

    可若是说数学界谁最不希望徐源证明霍奇猜想,那肯定要属数学领域四大顶刊。

    尤其是数学年刊。

    作为数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唯一担心的便是地位被其他期刊超过。

    尤其是像数学学报这样的新晋期刊。

    数学年刊一直把数学学报当做最大的威胁,不希望影响力被数学学报领先。

    先前徐源在获得菲尔兹奖的时候,数学年刊就表现出了担忧。

    甚至不惜动用关系,向国际数学联盟施压,希望延迟为徐源颁发菲尔兹数学奖。

    奈何国际数学联盟坚持为徐源颁奖,同时创造了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的记录。

    也就是徐源获奖之后,并没有继续发表数学论文。

    使得影响力未进一步扩大。

    这才算让数学年刊方面暂时放心。

    如今突然又冒出来这样一个消息,如果徐源真解决霍奇猜想。

    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为此在数学社区中热烈讨论这件事时,数学年刊主编霍尔特却有些坐不住。

    心情烦躁之下直接让编委暂时停下审稿工作,针对徐源能否证明霍奇猜想召开会议讨论。

    “情况你们应该都知道了,目前整个数学界都在讨论这件事。”

    “现在你们可以说说,徐源能解决霍奇猜想的概率。”

    霍尔特坐在会议室长方形办公桌主座上,看着手两旁的编委神情复杂。

    他对徐源太了解了。

    也正是原有这种了解,他心里才担忧。

    害怕徐源真的能证明霍奇猜想。

    使得数学学报在数学领域的影响力,彻底超过数学年刊成为最权威的。

    伴随霍尔特的话音落下,在场十多位编委互相看了看一时显得有些沉默,似乎谁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最终只见一位比较年长的编委,摇了摇头率先打开话匣子。

    “霍奇猜想能否被证明,并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徐源证明不了或其猜想上,不如现在就思考应对的办法。”

    “如何才能保证这数学年刊的影响力,不被竞争对手超过。”

    “另外从我知道的消息看。”

    “德利涅教授和对方交流过霍奇猜想,并且他对徐源非常看好。”

    在场众多编委将这番话悉数听进耳中,顿时频频点头显然非常认可。

    主要换做别人证明霍奇猜想,肯定不需要担心。

    因为最终的结果早已注定。

    霍奇猜想依旧会是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

    但换做徐源没有人敢去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这位编委所说,应该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届时等数学学报影响力大幅度提升时,数学年刊能依旧保证自己的权威。

    霍尔特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最终沉思了片刻后,才开口讲道:“看来我们的期刊已经迫不及待需要一场改革,以此保证数学年刊在数学领域中的影响力,希望大家能尽快拿出一份可行的期刊改革方案。”

    “那么……”

    “今天的这场会议就到这里吧。”

    说完不等其他编委反应过来,他便直接起身心事重重的离开。

    自从他们把数学学报当做竞争对手,不希望四大顶刊变成五大顶刊,就注定已经没有了回旋余地。

    如果失败的话,数学学报就会代替数学年刊地位。

    从此数学年刊退出四大顶刊。

    至于他有没有后悔之前的选择,这点恐怕就只有自己才知道了。

    ……

    徐源也没预料到,仅是上了一期国内电视栏目,居然在国际上引起了这么大轰动。

    甚至让平静许久的数学界,都爆发出些许涟漪。

    真不敢想等他真的彻底证明霍奇猜想,会给数学界带来怎样的轰动。

    相信必然会被铭记。

    不过对于众多数学家对他的期待,他倒是没有太过担心什么。

    毕竟他对自己充满信心。

    有把握在下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前,彻底完成对霍奇猜想的证明。

    不存在证明不了的结果,也就不用考虑影响。

    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开讲啦栏目上透露出来的相关信息,他私下里并没有再回应什么。

    很快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

    距离那篇关于新设计结构磷酸铁锂电池论文,投稿给自然杂志已经过去一个月。

    虽然这点时间和自然平均审稿时间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

    哪怕再过几个月没回复都是正常的。

    可因为徐源的名字,却让自然杂志编委会提前进入了审稿发表流程。

    没办法。

    徐源在学界的知名度太高了。

    况且他还是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2012年11月23日,周五,伦敦自然出版集团。

    上午主编克麦米伦办公室内,作为助手的拉克正讲着一件事情。

    “早上好克麦米伦先生。”

    年龄在三十多岁左右的拉克,脸上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