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一章 幕僚制度,政出于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一章 幕僚制度,政出于军! (第3/3页)



    在上古时期,由于种种限制,军队的作战样式相对较为单一,战斗通常情况下以“攻、守、战”三种模式进行,将领以及各级军官们通常依靠号令、金鼓、旗语等方式对部队进行直接指挥。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规模和机动性有了极大提高,将领个人已经很难应对复杂的战事。

    因此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辅佐将领进行谋划的军师和幕僚群体。

    而为无数国朝人熟知的“卧龙凤雏”就是中原军师的代表。

    但军师和幕僚们的职责通常是为将领拟定作战计划提供意见以供参考,而不涉及军队的具体运作和相关命令的执行。

    但到了宋元时期,火药武器正式进入战场后,单次战斗的区域进一步扩大,对各兵种、各种火器之间的衔接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将领在指挥作战的同时还必须着力于作战谋划,善于运用兵力和火力,并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将其投入于最有利的方向上去争取作战的胜利。

    这样一来,就必须有人能够分担主将在一些具体事务上的责任,将主将从各种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

    及至本大明朝,幕僚的作用逐渐有了提升,幕僚开始出现负责传达命令、提供各种分析、谋划。

    但作用的提升,却没有对幕僚、军师的地位有显著变化,幕僚、军师的荣誉和功劳,还全都归于所属的主将。

    还以徐渭为例,徐渭在这一二十年剿倭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朝廷的奖赏,却都给了胡宗宪。

    胡宗宪总觉得这样对徐渭来说是不公平,虽说聘请徐渭当幕僚一年银两高达八千两银子,比着当朝阁老一年俸禄还高,但胡宗宪觉得,徐渭值得更多,值得更高的平台。

    只是,朝官也好,军将也罢,面对这样的大贤幕僚,大贤军师,家境若不够富裕,再不贪墨,就承受不起了。

    胡宗宪提议,在军队中设立专门的总幕僚队伍和若干个大营幕僚队伍。

    在为军将出谋划策的同时,也协助军将做出决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