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三章 围攻京城,分食东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三章 围攻京城,分食东虏! (第2/3页)

‘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行”在阳明先生看来就是“意之动”,用现在的话来说,当你对一件事做出了正确判断后,不必等到身体力行后,就已经叫做“行”。

    因此,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对“知”和“行”关系的一种判断。

    知行合一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只要在”天理“,即内心的”明德“之指导下,自然而然就会实现。

    可是,三十六岁的张居正,已经明白阳明先生的整个学说实质上建立在纯粹意识活动的基础上,与实践完全脱节。

    这叫“务虚”。

    张居正早年浸润佛学,沉迷于“务虚”,常常从万事万物中去感悟佛理。

    由于阳明心学在某种程度上与佛门思想相重合,加之入仕之初,受到恩师、心学大家徐阶的提拔,所以当张居正接触到心学之后,立即为其所吸引,他一度认为心学是孔子之后唯一的“真正学问”,还曾作文道:

    “学不本诸心,而假诸外以自益,只见其愈劳愈敝也矣。故宫室之敝,必改而新之,而后可观也;学术之敝,必改而新之,而后可久也。”

    可随着他官场经历的不断丰富,张居正逐渐从一个“书生意气”的青年学子转变为真正的大明朝官员。

    他不再纯粹沉迷于虚幻,而开始更多关注大明朝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

    他发现,大明帝国之所以江河日下,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士大夫阶层开始“务虚”。

    科举制度之下,士大夫是官员的人才储备库,而官员相比于读书人,更应该关注实际,而不是整日夸夸其谈,读书思辨。

    但此时,阳明心学已经广泛传播,对大明朝的学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官吏、士绅都不再脚踏实地,而是热衷于高谈阔论,指点江山,那些所谓的书院逐渐沦为读书人“清谈”之所。

    江南之地较为富庶,张居正勉强还能忍受阳明心学传播,但阳明心学六派不知死活围攻北方,他和内阁彻底忍不了了。

    张居正内阁无法想象,当整个大明朝都开始‘务虚’时,大明朝会跌入什么样的深渊。

    心学也好,阳明心学也罢,必须要有个决断了!

    ……

    与此同时。

    塞北丰州滩。

    俺答正在汗帐中愤怒地踱步。

    在草原右翼(北虏)不知道的情况下,大明朝竟然与草原左翼(东虏)在宣府、辽东二镇开启了小范围的互市交易。

    大批粮食、棉物进入东虏,这很大程度破坏了俺答借互市交易控扼东虏,迫使小王子屈服的构想。

    在绝对力量面前,俺答没有勇气和实力向大明朝抗议,在逼迫东虏和小王子交出粮食、棉物失败后,俺答出离地愤怒了。

    叔侄之间,矛盾再度激化。

    汗帐内,沈惟敬也在,沉声静气道:“想不到啊,大明还真给东虏面子,东虏想要的东西,大明居然给东虏送去了,而且,是以平价交易,不是互市交易的高价,奇哉!怪哉!”

    作为大明、鞑靼两头吃的他,和俺答北虏配合分食小王子的东虏,是清溪沈家腾飞的关键。

    没想到的是,大明竟在完全没有知会他这个驻鞑靼大使的情况下,与东虏提供了援助,这打破了他和家族的计划。

    不满的情绪在滋生。

    “小王子背着我私通大明,他的眼睛里还有没有我?”

    俺答狂怒,厉声道:“如果小王子真这么不识趣,那我就只有动武了。”

    北虏、东虏的实力差距仍在,要是北虏强行进军,东虏也是扛不住的,只是那样伤亡太大,俺答以前不愿意而已。

    但在知道东虏绕过他,与大明朝廷暗中勾兑后,虽说俺答不愿意承认,但的确有些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