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 (大章)史上第一辆汽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六章 (大章)史上第一辆汽车 (第2/3页)

意:“戴个面具?”

    刘据:“稳了~!”

    ……

    霍海的婚礼,并没有按照大汉的规矩来,如果按照这个规矩来那不白玩儿了?

    结婚结婚,黄昏的昏,虽然举葫芦共饮什么的还是有意思的,但是这些都是自己关起门来的项目。

    霍海把前世那一套给带了出来。

    这一套举措,一方面是为了把有些习惯给带过来,而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女子的地位。

    还有为了卖房子。

    这个逻辑很容易想得通。

    一般来说,女子出嫁后,她就不属于这个家庭了,那么她的房间,自然就留作它用了。

    可如果这个房间举办过一些仪式性的事情,这个房间自然就有了纪念意义,那么就很有可能保存下来了。

    比如本来一个家庭只需要是三个房间的,最小的孩子跟着父母住,等女儿出嫁了,最小的孩子就去了这个房间住了。

    但倘若一个家庭,要给嫁出去的女儿留一个房间,那么,这个家庭就需要四个房间了。

    他们这是一种变相的提升房价的手段。

    同时也是提升人口素质,降低人口膨胀速率的举措。

    道理很简单,你都都在这个人身上投入了五万大钱了,那多投入一万让她读书,是否就很容易做出决定了?

    倘若一个家庭在一个人身上一毛不拔,那谁还能指望这个家庭在她身上投入金钱让她读书认字?

    长安城现在的人都富裕起来了,但他们很多人不知道钱花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答案的第一序列是投资,第二序列自然是花在家人身上。

    那为什么是用婚礼的仪式来完成这个呢?

    答案早在霍海最早提出扫盲的时候就已经答过了。

    扫盲最管用的方法,不是告诉别人读书有多有用,而是让所有人都觉得不读书很丢人。

    简单来说就是,面子比功能性更重要。

    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一种正常的思维,他们是不会因为读书认字的作用去读书的,哪怕是扫盲成功地时代,都有大量的人根本不是因为读书有用才读书的,而是因为文盲可耻才读书的。

    同样的道理,要让每个家庭在女孩身上花钱,也不是要让他们意识到女孩的作用,而是要让他们避免丢人。

    如果这一套习惯延续下去,以后但凡嫁女,一定会有人来到人家里看,那布置闺房就是必然的。

    布置闺房的成本一定要花,那么父母就不会是要用的时候临时做,而是提前就把这闺房给留出来了给女儿了。

    这个逻辑就好像反正到了这一天就要用车,不用很丢人,那用车这么方便,我干嘛不早点买?

    同样的道理,一人一个房间很方便,被人知道家里不是一人一个房间很丢人,那我干嘛不早点买?非要一家人挤了一辈子,别人来看的前一天才搞个房间出来?

    霍海对于虚空的提高谁谁谁的地位没有丝毫想法,也没有强行去做这种事情的理由。

    但是为了提升人口素质,用一些小手段,是可以的。

    这件事情还是因为卫长公主的提醒霍海才想起来的。

    因为当初赐婚之后按道理霍海和卫长公主应该马上完婚才对,不过当时卫长公主想起了科学报上刊载的事儿,说晚育能提升孕妇的存活率,加上科学报开始对大汉人均寿命提高估计,所以大家认为现在的人更适合晚婚而不是以前那样十二岁结婚了。

    于是卫长公主和霍海商量要在新的一年再结婚,到时候自己和霍海就都二十岁了,这样就是为天下人作表率。

    霍海突然间想起,所谓潮流,就是上行下效。

    那么,自己就应该把现代婚礼那一套给搬过来。

    这一套搬过来之后,能起到太多的表率作用了。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刺激二手房销售的加多,这样一来才能带起房地产市场,以强劲的动力,带动大汉的高速发展。

    房地产行业至少要膨胀个小二十年。

    二十年后,也许大汉的手就已经探到五大洲了,到时候再用这个地方回来的利益,轻松就能弥平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副作用。

    而这一点,在霍海把事情上报给刘彻的第一时间,就被刘彻看了出来:“卖房子的举措?”

    霍海嘿嘿笑。

    “怎么能是因为卖房子呢?是提高人口素质。”

    刘彻不信:“八成是为了卖房子,两成是为了别的,其中有一成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就不错了。”

    霍海这才严肃起来:“陛下,时代变了,以前,人口就是财富。”

    “现在开始,在大汉范围内,低素质人口,就是巨大的拖累,这个拖累,会拖累的大汉永远进步不了。”

    霍海还深深的记得前世的三哥。

    那家伙,十比一的奴、人比,什么政策都执行不了。

    别看百分之九十的低种姓人口在给高种姓人口服务,并付出了一切,但落实到大环境上,就反过来了。

    十分之九的人口不信科学信神,每天都是数不清的逆天行为,如何发展?就不说逆天行为了,就算十亿人里面出一个爆炸性新闻,都能举国变成笑柄。

    可能有人要说,人欧美也信神啊,怎么没有这样?

    答案是信个屁。

    嘴上说信,和真的信是两码事。

    在国内说‘顾客就是上帝’意思就是,你看好了我要骗你了。

    不是,国内谁信上帝啊?

    在欧美说‘顾客就是上帝’意思就是,我看看你是真傻假傻。

    真要是有人信上帝的话,欧美的商业欺诈怎么会那么多,奸商大资本家怎么会那么多?还是说世界上有个基础物理规则叫做‘信上帝当不了资本家’?

    有没有可能是反过来的,是这群人压根就没信过,只是嘴上信?

    所以,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从行为以及他们‘顾客就是上帝’的赌咒,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结论,真没人信。

    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是信神等于低素质人口。

    是群体信神等于低素质人口。

    原理还是那句‘人群表现出的智力是以最低智力的人作为标准的。’

    本来信神就容易狂热,加上人群表现出的智力是以最低智力的人作为标准的,这两条合起来不就是又低智力又狂热?

    这不是低素质人口是什么?

    这里面的最基础的问题其实是一条线,倘若国民里,有一半以上人不信神,那这个debuff就激活不了。倘若过线,那就百分百激活。

    所以,让每个人拥有一个房间的潜台词是每个家庭对每个子女都要有一定的养育成本投入下限。

    每个家庭对于每个子女有一定的养育成本投入下限,等于更容易让每个家庭送每个子女读书。

    约等于容易扫盲成功。

    再约等于人口素质大幅度飞跃。

    这个逻辑链条,离谱程度就好像,因为左脚先跨入门槛,可能导致了公司破产所以被开除了一样离谱。

    这种离谱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就算推理过程有逻辑,也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可变因数太多了。

    但对于刘彻而言,这件事情是稳赚不亏的。

    就算这个逻辑推导不成立,单纯的卖了房子,那也是大赚特赚啊,谁叫长安的地现在都在刘彻和霍海手中?

    三年前开始发展长安城,加上发展新城,那时候霍海和刘彻收购了渭河边的土地,往外卖。

    新城的发展,容纳了大量的人口,让普通人觉得长安的房子够住了,其他区域的房价开始平稳甚至降价。

    这个时候,霍海和刘彻收购了万年县的土地。

    万年县的规划现在已经摆上了台面。

    现在刘彻正在霸上或者说在白鹿原的他爷爷霸陵之外的土地上修建宫殿群,这其他地块也早就被他们俩买下了,因为工人都去修公共设施去了,修宫殿的人少,所以新宫殿要修三四年。

    再过个两年宫殿修好了,到时候再在城南城东修房子卖。

    等再过两年宫殿继续往西移动,到时候房子往西修。

    这样一圈修下来,未来十年长安城光是房地产行业,就能帮刘彻提供五个举国形大项目的全部资金。

    刘彻不需要其他理由,也全力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更何况这事儿还有别的好处。

    这算是打一瓢有一瓢,可能还能顺便抽个奖,不抽白不抽。

    自从大年初一祭祖仪式过去后,长安人也开始学习祭祖的方式。

    给自己家先人烧纸欠条,烧纸叠的金银和黄纸。

    还有什么纸马车啊,纸房子别墅啊。

    “老祖宗啊,以前家里穷,没陪葬的,就一床席子。现在高祖老人家享受的您也能享受到了,虽然规模小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您缺点什么就给我拖个梦!保佑咱家儿女双全财运亨通啊老祖宗!”

    “爹啊,日子也是好起来了,这下您在地下也能用上地暖了,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