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当设诸科 (第2/3页)
!’,既是以过去之史为未来之鉴,也是将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什么告知给后人,将祖先的事迹一直传承下去。”
“后人才会知曾有燧人钻木取火,让夜晚不再黑暗,才会知有巢氏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神农尝百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也才会知曾有秦皇扫六合,一统天下,曾有诸位被李某召集于此议事。”
“只有记住历史,一个国家和民族才能知晓自己的根,若将历史忘却,便如河中浮萍,难以扎根于世,只会随水漂流。”
“历史这一科须设,让后人看清祖先之光辉,知晓我等华夏能至今日是何等不易,也是总结历史经验之教训,使后人鉴之。”
“人生于世,想做事须先做人,做人在儒家中名为‘修身’,而如何修身?”
“儒家《礼记》中亦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此言已讲清修身之过程,然人生来并非立刻便能格物致知,因此须得有人相引,帮助他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终修其身。”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他们明白为何要诚意正心,为何要修身。”
“此之谓德育,教育树立其等品德,懂爱国忠君、知仁孝,不说一定要使之成为一个于国于民有用之人,也不要为害。”
“地理者是为让天下学子知晓山河之大,天地之广,让其等更了解自己的国,懂先祖开辟之艰难,即使寸土,也得来不易,也是让他们明白这片土地非世界最优渥之土,亦有缺处。”
一些人皱了皱眉,这话听着怎么像是要鼓动人们知道外面还有更好的土地,去占领抢夺回来。
“同时也是让他们在日后若能有利于四方时,遇到某种地形和天气时,能知晓如何应对,如在山中迷路,知道如何辨别方位,如在到达某地时,知道这片土地可能有什么野兽栖居,适合种植何等作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