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咪是最大饭圈 (第3/3页)
g问题,缺点,被吹成了优点。
已经不是对一部电影的看法,而是有人挑战东大观众认知。
最让一些网友觉得有大问题的,提意见只能在洞天网和微博讨论起来,其他平台很难。
【豆瓣、时光网、网易影评人部落等几大网站几乎全是正面的声音,把《创梦》夸上了天,几乎形成了一种追捧。
期待那些用华丽辞藻为《创梦》高歌的人们与我理性讨论,期待出现驳倒我观点的人。
真的很悲哀。我的评价,只有在洞天网能形成讨论,其他沉没在一片歌功颂德的海洋里,没有回音。】
【真是悲哀!除了洞天网,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在豆瓣、时光网等平台,分别发帖子、联系人。
可是根本没有回应,我的帖子就这样沉下去。。
难道全世界只有称赞的声音吗?难道不能够提出质疑吗?
就像我帖子里面说的,哪怕有人站出来,告诉我哪里分析错了。可惜根本没有人告诉我答案,没有人回应我的质疑。唉!】
俗话说,真相越辩越明。
有不同的声音终归是好事情,可是除了洞天网,无人辩论。
《创梦》差评在其他平台,被挤得烟消云散,永远垫底。
这一刻,有点恐怖故事的味道。
沈三通一直没有发声,而是观察舆论变化。
很可喜。
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了“滤镜”的存在。
不合理感越来越强。
沈三通也发现围绕小咪的一切,真的是很像后世的饭圈。
不是一般粉圈,而是更狂热的饭圈。
困在一个信息茧房里面,民主、自由之类和一些饭圈的专有名词一样。
只是这个饭圈很大,比娱乐饭圈更大。
饭圈玩法,本身就是军用转民用,全世界最大的饭圈就在小咪。
小咪四年一次的打榜更是世界最大的饭圈对决,似乎一切又很合理。
沈三通也观察到他的形象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人通过中间人牵线搭桥请客递话,不是说着玩的。
当他拒绝,媒体机器的全力发动,真的把沈三通的个人形象和导演作品逐步剥离,将他塑造成了“大号愤青”“极端愤青”“无脑愤青”。
铺天盖地的小作文将他与“愤青”强绑定,并淡化他作品电影。
在光天化日之下,逐步解绑沈三通“国产电影之光”的标签。
能量非常强大。
不是说沈三通有产业就可以抗衡,真正全方位立体的舆论攻击是可以毁掉一切成就的。
面对如此双标,和这种全方位的抹黑,如果不是有产业,能够持续输出破圈的电影,换个人,早就实现了围剿,彻底扼杀。
面对这种摧毁,沈三通反而很兴奋。
围绕小咪的话题充满饭圈性质,而饭圈无不标签化。
吸引人入坑的标签越烂,能吸引到的人越极端。
比如,在娱乐饭圈,如果一个明星,米国明星,在东大的所有选择,都是错误的,站在对立面的,这种标签很难吸引正常人。
而换个角度,颠倒黑白,是无法永远维持“滤镜”和“饭圈话术”的。
归根结底,东大男人无论多么好色,心底里面都是智性恋。
对于心理成熟的成年东大男人,被知道pc,大众一般认为他是道德有问题。
可是被知道粉一个立场有问题的,或者粉一帮唱跳idol,那可就被大众认为是心智有问题了。
这是一种程度更大的社死。
东大人是个很讲实用主义的民族,而且普遍有强者崇拜和智力崇拜。
所以虽然也讨厌坏人,但是东大人更讨厌蠢人,尤其是又蠢又坏的人。
在《创梦》评论上,沈三通发现小咪饭圈产生了反噬。
可以吹《创梦》全球票房高,对于强者,东大人能够接受。
但不能把《创梦》的bug说成优点,这就是侮辱东大人的智商,会激发广泛的愤怒。
这种情况前世《盗梦》上映的时候没有出现过,因为“饭圈话术”还处于能维持存在的状态,这一世因为有沈三通《盗梦》对比,事情在发生变化。
9月8号。
《风声》首映。
沈三通参加了首映礼,首次回应了《创梦》话题,没有放什么话。
“我还在等待诺兰导演的解释,公司考虑在国内提起诉讼,我觉得没必要。”
“在国外起诉,是因为我不只是代表自己,在外国我必须要一个说法。”
“争议?我希望观众享受电影,不要和认知能力低下的人争论。”
“豆瓣评分?接近满分太夸张了,不过洞天评分我觉得也有点低。我给七分,是一部良好的电影。”
“我们现在对外国有滤镜,我希望观众自信,正常心,正常看待外面的人和事。”
“对于自疑、自残、自恨、自杀的声音,不要相信,通过抬高国外,贬低国内,也在‘四个自’之中。”
沈三通还是建构。
小咪的“滤镜”不是一部两部电影就能打破的。
这是持久战,速胜论和速败论都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