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3/3页)
的,一天读一本美国小说,一个学期下来要读上百本;朱伟一则是每天晚上在教室外面抱着一台破旧的半导体收音机收听美国之音的英语新闻广播,而且他的记忆力特强,每天听完后,能把15分钟的新闻广播差不多是一字不漏地复述给我们。4年的大学学习,知识不敢说长了多少,但在思想感情上可能跟美国更加贴近了。
我们3个人和本书的另外5位作者近10多年来先后获得美国奖学金或奖金,在美国的著名大学或报社学习或工作过,美国人是想通过培养我们这些人在中国传播亲美的思想。但是,事与愿违,如果说在去美国前我们还有一些亲美的思想,但到了美国之后,看到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丑化和毁我中华文化根基的新种族主义,我们在大学里和研究生院里积攒的那些崇美思想被一扫而光。
这也是我们这些分处在太平洋两岸的8位知识分子能够相互沟通的基础;是美国人“煽动”了我们批判美国的情绪,是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Dcmcnizing China)的企图唤醒了中国知识分子。
本书的写作过程比较有意思,我和李希光是本书的主要作者和策划人,但本书主要是好几位作者合作的结果。这些作者有的在北京,有的在美国宾州,相隔千万里,但却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了这次愉快的合作。我想在这篇代序里,啰嗦几句,讲一下我们写这本书的初衷和过程。
去年冬天,在我任教的美国宾州大学,接待了来自北京的记者、美囯《华盛顿邮报》访问记者李希光先生。我和希光在他乡相逢,分外高兴。但我与他事先打电活联系他来访和讲座的具体事务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谈到当时处于非常紧张和低潮状态的中美关系,都深感忧虑。希光在美国首都的第一大报作访问记者,切身体会到美国主流媒体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对美国主流媒体近年来大肆攻击、歪曲中国的不光彩行为,感到十分气愤和遗憾。
我对此也深有同感。
我最近正在作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从文化的层面观察、分析中美关系近期的紧张,觉得非常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的探索。这种探讨不仅仅是学术性的,我首先关心的是中美两国的公众对中美关系的态度。我与希光相约,等他到了宾州后,我俩就中美关系的文化、媒体方面的问题,好好畅谈一下。
希光到的时候,我们这所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的大学城,正是冰天雪地。但他在这里短短的两三天里,却让大家感到热气腾腾。他马不停蹄地先后作了两次演讲。第一次讲他考察丝绸之路和尼雅古国,可容纳200多人的大厅里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在这所美国大学里,真是非常难得。由此可见美国大学师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希光告诉我,他在美国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作过许多场演讲,都很受欢迎,说明美国普通人对中国的确充满兴趣和好奇,对中国的态度,大部分都很友好,尽管,当时中美关系处于低谷,美国国会和主流媒体正在掀起一场反华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