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3/3页)
青年报的一项民意测验显示,中国青年中厌恶美国的人在1996年急速上升。美国媒体拼命说这种厌美情绪是中国政府搞的爱国主义教育煽动起来的。如果美国记者在北京的街头或校园里做个认真的调查采访,可以发现,青年人的厌美情绪正是美国记者自己造成的,是他们对中国人民的丑化伤害了中国人最起码的自尊心。事实上,美国新闻界对中国发展作出的一些充满偏见和出于无知的报道评论不仅使中国大学校园中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对美国的政治虚伪感到厌恶,连许多过去崇美的中国留美学者和留学生对美国政治和媒体也产生了厌恶,并对其本质有了更现实的了解,使许多人重新思考中国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和方式,重新思考中美之间关系的本质。一项对留美学人现状的调查显示,22.5%打算回国的留美学生的潜在因素是,美国新闻界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使许多留学生感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文化的不认同和情感的孤独和思乡,是美国媒体把他们“推”出美国的。正如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王希博士1996年夏天在北京说:“1987至1990年和1992年至今两个时间段内国内政治经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对留美学生的思想有相当大的影响。与此同时,这批人在埋头学习的同时,对美国社会也有较为深入的观察和细致的了解。许多人在求学期间担任助教、助研; 十分辛苦,但同时也得到了锻炼。很多人除了学习外,还不得不外出打工,饱受人间辛苦,阅尽世间冷暖。所以,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这批中国学生都有较多的、较为深刻的思考。几乎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即一开始对美国社会充满幻想,然后是困惑与失望,最后是在失望中重新寻找到希望。许多人从这个过程中认识到美国社会和美国体制中的优点与缺点,体会到至今仍然严重存在的美国种族主义歧视和白文化优越感,更多的人则对于美国政治、外交和新闻媒介的素质与局限性有了十分透彻的了解。事实上,美国政界、学术界、新闻界对中国发展作出的一些充满偏见和出于无知的报道评论使许多人对美国政治产生厌恶,并对其本质有了更现实的了解。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的发展愈来愈迅速、深入和全面,留美学生中将自己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的人会越来越多,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
王希说,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发展的理解很不平衡,即便在大学里,真正深入了解中国的人也很少。大多数美国人靠媒体来了解中同,并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中美之间的合作需要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美国人需要对中国进行客观的全面的了解,中国的海外学子应从中国的发展和中美之间的合作出发,利用自己的地位和环境,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开展对中国问题的讨论,提出与美国主流思潮不同的意见,为公众舆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一个机会。
从1978年到1996年,1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知识界对美国的看法已经从崇美发展到今天以冷静的态度审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