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3/3页)
今天在美国,反华已经成了一种时髦。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党在此问题上简直有些争先恐后,共和党主持白宫时,民主党指责布什总统对中国过于迁就。而克林顿上台后,共和党又一片鼓噪,指责克林顿对华过于手软。
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提到报刊,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而在美国控制舆论导向的报刊主要是两报两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其读者大多是些多少关心一下时政的专业人士、中产阶级和大学生,因此美国的两报两刊极具影响力。同时,这几份报刊也畅销全球,在世界各著名大学、联合国各机构阅览室的书架上都可以看到它们。
《时代》杂志曾两次将邓小平作为当年的风云人物。但时过境迁,这几大报刊杂志在美国舆论界中领唱,连篇累牍地刊登反华报道、评论和综述文章。
1995年的一期《时代》杂志上有这么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片滔滔洪水,洪水呈红色,上有五星红旗,代表中国,而洪水的边缘是一排围堵洪水的沙包,沙包上是美国星条旗的图案,代表美国。此画的寓意是美囯正在遏制中国这一“洪水猛兽。”50年代初,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遏制以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遏制政策在美国对华政策中占据主导地位长达20年之久。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出兵朝鲜,以第七舰队巡航台湾海峡,拒不承认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扶植日本,发动印度支那战争,拼凑东南亚条约联盟,试图鼓动西藏分离并阻挠中国加入联合国。
《新闻周刊》对中国的报道也十分不友好,经常鸡蛋里面挑骨头,无中生有,恶意中伤。1996年8月,外交部发言人崔天凯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今以后,中国外交新闻发布会上不再提供英文翻译。他认为外国记者也应该了解一下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国人大都知道莎士比亚,但西方人对中国却所知甚少。
这本是件好事,也是符合情理的事情,但美国记者偏偏又和中国过不去。《新闻周刊》发了篇专稿,标题是《耍弄(洋)鬼子》,全文如下:
中国人对自己的食物引以自豪,如果还有什么让他们更感到自豪的话,那就是他们的语言了。汉语有一万多个字,声调不同。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说,外国记者学汉语是“新生中囯文化”。外国记者还是以识时务为好。上周该部取缔了官方的译员队伍。外国记者只好十分艰难地用汉语,或是雇佣由北京批准的翻译服务,而这种服务的价格宰人。
外交部还是有一些怜悯之心,该周第二次开会时,沈改用英语谴责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导弹攻击。在怨声载道的情况下,沈做了让步,表示他偶尔也会读一些“重要和有用”的英文译文。但不论如何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因为许多外国记者正“忙着学”中文。此话并非全错,驻北京的一位西方(女)记者说:“我可以用纯正的中文告诉沈国放,他有一副讨人喜欢的脸蛋,问他愿意不愿意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