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2/3页)
这不能完全说是民族虚无主义。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确也是一种真诚。当时,“文革”结束不久,人们仍在揭批“左”的错误。报刊经常刊载冤假错案的惨痛事例,“伤痕文学”是我们这一代人最早读到的“真正的文学”。在经济上,虽已开始改革开放,但我感觉我和周围的人仍然很寒酸。
(1984年,系里有个学生率先买了条牛仔裤,并穿起来到处走。这引起了广泛的羡慕。那时,牛仔裤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与现在的确是大不一样的。)
正是1979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其中很多是记者和作家。中国人揭露出来的令自己也十分难堪的往事,是西方人难以置信的。在80年代前期,海外蔑视和丑化中国的报道很多。那种从云端上往下看中国的眼光,与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情况有某种类似。
◆除了美国人,别人都不是人
《苦海余生》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主任包德福的一本书,于1983年出版,主要描写中国的阴暗面。
书中的小标题就充分表现了作者对中国的轻蔑,例如:“序言:虎口余生”,“洋鬼子:东道主的待客之道”,“等级无边: 等级不是阶级”(在这标题下巧妙地引了一句中国谚语:“一人 得道,鸡犬升天”),“吃苦”(下面也有一句中国谚语:“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无乐趣的性生活:爱情与婚姻”,“妇女半边天”(下加一句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屋檐下的猪:农民”,“草木皆兵:控制机构”,“中国的古拉格(集中营)”,等等。
书中讲,作者离开中国时,在返美的飞机上,遇上了一个去美国学习的中国女学生。他写道:“看着黄海滔滔混浊的海水,她说,如果中国敞开大门,每一个人都会走,到美国去。”
包德福的书就这样结束了。这一章的标题是“中国、西方和未来”,似乎暗示着,中国人的未来就只能是脱离混浊苦海,全都到美国去。
事隔10年,同样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的纪思道(包德福在哈佛的校友)与其妻伍洁芳,好像是为包德福作续集,写了《中国守灵》一书。(有关该书,请参阅本书第四章。)
这本书非常流行。许多次,我在飞机上和其他公共场合, 都看到美国人在读此书,
由于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强大和主导性,以及其文化在全世界流行,不少的次发达国家的人民便产生了一种膜拜心 理,这反过来培养出一批批更加骄傲的美国人。
抱着这种救世主的预备心态到中国来,加上中国人在传统破坏后积蓄的自皁,美国人的傲慢实在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其实,美国人就算不出国呆在自己家中,也是时刻不会忘记他们是“老子天下第一”。
在我的印象中,美国人很喜欢夸海口。【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他们说:在美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他们说:我们不用学什么外语。走到哪里,英语就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