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9章 (第3/3页)

,是应该知道的。而且,还是美联社记者。

      中国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这是对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全人类的巨大贡献。不了解这个事实,势必影响对许多重要国际问题的看法。

      这时我多少认识到了美国舆论对中国不实报道的一个重 要原因。

      跟着,令我更感馗尬的是,不少以好奇心著称的西方记者,尽管对中国和亚洲的情况无知,却也从来不问。

      谈话往往以这种方式进行:

      “你什么时候来的美国?”

      “来一个月了。” 都去了哪些地方?”

      “夏威夷、底特律、亚特兰大、芝加哥。”

      “还要去哪里?”

      “华盛顿、波士顿、旧金山,等等。”

      “然后呢?”

      “回国。”

      “太棒了。祝你走运。”

      然后,美国人便有些找不到话题的感觉。这时,就得由我来问他(她),他(她)的机构是如何运转的?平时报道些什么? 美国人最关注什么热点问题?你怎么看美国广告对新闻的影响?

      而对方在谈话中始终可以对中国不置一词,好像那是一个还没被哈勃望远镜发现的河外星系。

      我来自亚洲的记者朋友也作此抱怨。

      香港的郑玉丽(《南华早报》记者)说:“这是一个多好的了解美国之外文化的机会啊。可是这些人提不出任何有深度的问题。或者干脆不提问题。真难想象他们还都是记者。”

      (印度报》记者苏希玛.罗摩彻姆兰说:“我感到很奇怪。中国的巨大影响实际上已渗透到美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街上到处都是中国造的鞋帽、衣服和皮包。中国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和物价。为什么美国人还是不关心呢?”

      韩国《东亚日报》记者金在洪说:“我发现美国人对韩国的了解实在肤浅。他们就是不愿去了解我们。”

      在咍佛大学,校方安排了该校尼曼项目的进修记者与我们这些亚洲记者的一次会见。在主待人介绍完倩况后,轮到由哈佛的记者向我们这群来访者提问。这时,座中的十几名美国记者们不断离席而去。最后,只剩下了3个人,其中两位还是华人。

      在斯坦福大学再次遇到了这种情况。校方安排我们先与在该校进修的记者一起听一场报告(由那位据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主讲)。然后,是斯坦福的记者与亚洲记者的一个茶话会。但茶话会刚开始,美国记者便统统不辞而别,只有一名印度记者、一名日本记者和一名阿根廷记者留了下来与我们交谈。

      一位在哈佛大学学习的中国人告诉我:“这还算好的,你们是来访者,他们还有些礼貌,还能听你们说两句话。要真生活在他们中间,你不跟他们去谈棒球和篮球,他们就不理你。”

      ◆美国没有《参考消息》

      美国輿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一项调查表明,美国观众最爱看的节目是篮球赛,而国际新闻被排在第十三位上,排在流行时尚之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