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62章 (第1/3页)

这一地区很快就要成为亚洲的火药库。”(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

      1965年4月,约翰逊在举兵侵越后宣布:“凌驾于这场战争之上的,是另外一个现实:日益深重的共产党中国的阴影……河内的统治者受到北京的鼓励……对越南的争夺是以侵略为目的的更大的争夺的一部分。”一个月后,他解释道,北京“征服”的目标“不仅仅限于越南,而且是整个亚洲”。(《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

      我再一次惊讶那句话的屡试屡灵:历史总是在重复自身。 90年代的“中国威胁论”,原来并不是什么新发明。

      简单来说,获得独立的中国越是强大,就越令美国人感到不安全。

      而美国人的这种不安全感,到了90年代好像更甚:

      中囯靠廉价商品赚走了大把美元,造成了美国经济的不景气;

      中国人爱杀人,枪毙起犯人来不皱眉头;

      美国记者在北京总是受到跟踪,电话也被窃听;

      美国的每一张光盘每一部电影都要面临被中国人盗版的危险;

      中国的导弹正装在伊朗、巴基斯坦的发射架上,指向西方世界;

      中国正充实军力,准备在台湾海峡和南海打几仗;

      中国的核技术正在世界上扩散;

      美国的华侨中有一半是中国派来的间谍;

      12亿人口的国家将在下个世纪养不活自己,吃掉别国的粮食;

      ……

      这就是美国报章、电视和广播上经常出现的中国形象。

      这里,它们闭口不说美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给中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巨大威胁,甚至根本不提目前中国人在美国遭到的歧视甚至人身伤害。

      中国青年在美国街头和饭馆中被抢被杀的例子,已经有了很多报道。

      《中国青年报》1996年8月还有一篇文章,讲一位中国女学者在美国难产致死。原因是美国医生因为考虑不使医疔保险费用超过预算,不予实行剖腹手术。

      而在中国街头,美国人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许多美国人都诉说过在北京深夜散步的乐趣。而且,在一些场合,只要是老外出现,好客的中国人都提供特别的保安,常常是警车开道。

      参加杰斐逊项目的亚洲记者,在美国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旅行,自己吃饭,自己叫车。但该项目到中国来访问的美国记者,都由有关部门派随员一路陪同,随员除了起翻译作用外,还对美国人的起居、交通、购物和安全予以悉心照顾。

      喜欢自由的西方人往往把这领会成监视。但其实并没有这个意思,纯粹是为了使外国人感到满意,“不要出什么事”,并带个对中国的好印象回囯。这是中国文化好客的传统,也是争取投资的功利性使然。我个人并不十分赞成。一些外国人也不习惯。但从效果上讲,的确为外国人在中国访问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保障。

      不管怎样,1996年,美国反华舆论还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极点。很难看到一篇客观报道中国的文章。 其中,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