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疆省来人 (第2/3页)
”
其余人也思索着,有人问向唐勇:“老唐,你是管这行的,按苜禾的模式,多少年能回本?”
唐勇脸色沉了下来,领导派他带队外出考察,就是想博取众长,看能不能保住兵团剩余的苜蓿种植面积。
但此前去蒙省等地,苜蓿效益普遍不行,很多农场都在计划改种经济作物。
已经让此行蒙上了一层阴影。
苜禾的盐碱地改良效果确实不错,但要算经济账?
是永远算不过来的!
然而有些东西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
在畜牧业工作了这么多年,唐勇很清楚牧草在种植结构当中的重要性。
见唐勇久久没搭话,邹庆又指着地里刈割下来的牧草,一脸的不屑。
“看这产量,苜禾平均每亩得亏一两百,加上前期改良,每年的种植成本,想回本至少得十年以上了。”
他的跟班继续附和道:“还有病虫害,兵团就是菟丝子危害太重了,苜蓿产量根本上不来,有时直接绝收。”
唐勇努力的解释着,“从长远来看,苜蓿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是化肥无法比拟的,几年后倒茬,轮作经济作物,产量能大幅提高。”
邹庆争执道:“唐处长,别的团种一亩地挣大几百元,种苜蓿运气好才挣一两百,谁不眼红啊。”
唐勇很无奈,群众的事最难处理。
他忽然想起了领导的感慨。
急功近利。
……
郭阳亲自给疆省的参观团讲解了一番。
疆省面积广阔,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天禾和苜禾的潜在客户区域。
听完了苜禾简单粗暴的发展历程,唐勇已经不抱有希望了。
苜禾全靠强大的资金链在支撑着,蒙省的农场也在计划改种,他们兵团还有什么坚持的必要呢?
“苜禾的项目很有意义,希望伱们能坚持下去。”
“兵团苜蓿种植历史悠久,苜禾还指望着将来卖种子给你们呢。”
“唉!苜蓿效益不好,兵团已经没职工愿意种了。”
郭阳依然面带笑意。
“明年苜禾会上市新的苜蓿种子,兵团可以考虑引种,同时苜禾也会在疆省成立加工工厂。”
“牧草加工工厂?”
“对,主要加工苜蓿干草,以方草捆、草粉和草颗粒为主。”
唐勇眼前一亮,“疆省的苜蓿面积萎缩得厉害,会不会原料不足?”
“苜禾也会扩张新的草场,外购原料只是作为补充。”
“还要扩张?”站在边上的邹庆忍不住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