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新的征程以及岛国牧草反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章 新的征程以及岛国牧草反响 (第2/3页)

大动作,得有农机支撑。”

    “大动作?”余洪海惊讶了,他知道郭阳一项手笔就不小。

    当年初出茅庐时,就敢拿20万亩盐碱地,并且盐碱地还真绿了,还上了央视,激发了各界对盐碱地的热情。

    以嘉禾如今的体量,得多大的项目才算大动作。

    郭阳笑了笑:“两百万亩起步吧,而且这次全是自建,涉及的土地条件也不会太好。”

    余洪海讶然,“要不西北的组装厂直接升级为生产基地?靠集团的业务就能活下来了吧!”

    “最好是这样,集团目前在谋划嘉峪关和九泉之间的戈壁滩。”

    “好,我调整下规划。”余洪海说道。

    郭阳也从对未来的畅想中回过神来。

    新项目落地还有路程要走,但今明两年的收入要想达到预期,就得抓好当前的生产工作。

    农机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很难出差错。

    但牧草种植加工,制种生产,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太大,一刻也疏忽不得。

    郭阳又在京城呆了几天。

    期间,受到了一些领导的接见,言辞之中尽皆是对金塔和五原盐碱地的赞扬。

    ‘激活盐碱地,打造新粮仓’,已成为华夏未来一个阶段内的重要工作。

    苜禾最大的任务就是全力生产苜禾1号种子,保障种子的供应。

    除此之外,今春沙尘暴再度袭击京城,眼看奥运会在即,京城‘蓝天计划’却频频受阻。

    三北的沙漠治理也刻不容缓。

    尤其是某位老人,两年前发出了“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声音。

    近两年,沙海农牧前后在民勤青土湖沿线的沙窝里投入了数亿资金,数万人压沙栽树两年多时间。

    一抹绿色已挡在了两大沙漠的中间。

    嘉禾为民营企业做出了表率,但上层也希望嘉禾能承担更多。

    郭阳顺其自然的抛出了新计划。

    同时,关于罗布泊钾盐项目国开投也松开了口子。

    他了解到,自从德隆系罗布泊钾盐项目融资出现问题后,是发改委邀请国开投接手罗钾项目。

    并邀请中咨公司做了前期论证,提出两条意见。

    其一,罗布泊自然环境恶劣,配套设施严重缺乏,水、电、交通都存在问题;

    其二,罗钾项目在融资担保上的问题还没有理清楚。

    这也让嘉禾集团有了参与的机会。

    最不济在环境治理方面,嘉禾是专业的。

    合作谈判和签订框架协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消息不可避免的被外传。

    连续几天,银行抢着找上了给嘉禾提供贷款。

    很快,嘉禾需要融资的消息不胫而走,各路猎手就像闻着腥味的狼,纷至沓来。

    郭阳这时已登上返回九泉的飞机,稍作休整后,就将前往疆省。

    ……

    岛国,某港口。

    一派繁忙景象。

    码头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集装箱,吊车不停地来回穿梭,将集装箱从船上吊下来,然后放上码头或装上船。

    一艘华夏来的货轮驶入港口,一番交接和等待后,海关来了。

    波多野正丈是海关的检查人员,他例行其事的开始检车消毒证书等证件。

    货轮是一艘中大型集装箱船,大约能装6千多个标准集装箱,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

    几个白人走了过来,看了看货轮上的集装箱。

    “波多君,这批货从来哪儿的,还需要抽检吗?”

    “华夏来的苜蓿草产品。”看了看单子,波多野正丈也有点诧异。

    华夏的牧草?还真是少见。

    海思皱起了眉头,看到两个黄皮肤模样的人在一旁和海关人员沟通着。

    他原以为是岛国人,原来是华夏人。

    难怪需要抽检。

    亚洲国家没有一个列入岛国的清净区,相反,美利坚的苜蓿出口到岛国却可以享受免检的优厚待遇。

    海斯打量了下货轮,几乎装满了,脸色沉了下来。

    海思对波多说道:“那你可得好好检查检查,华夏的苜蓿加工容易出问题,熏蒸消毒上更是偷工减料。”

    “例行公事而已。”

    “有多少吨?”海斯问道。

    “17万吨?”波多看着报关单,似乎也不太确定。

    海斯皱着眉头,望着集装箱船,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波多组织人员随机抽选集装箱打开,出人意料的,产品很整齐,很规范。

    酪农协会的人也来了,满意的点点头,去华夏考察的人对苜禾赞不绝口,还是有原因的。

    肉眼看不出任何问题。

    草捆、草块、草粉,逐一的抽查。

    随后又是相关的检疫,忙碌了近一天才算是完事。

    没有任何的问题!

    酪农协会的人很满意的接收了货物,随后暂时移交到仓库里存储起来。

    酪农协会从华夏进口了一船苜蓿的消息却很快的就扩散了出去。

    酪农协会可是岛国最大的奶业组织,一向对牧草的品质很高。

    华夏的这批苜蓿居然能得到酪农协会的青睐,无疑是让人大跌眼镜。

    何况采购量还那么大。

    很多牧草大户都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起来。

    爱媛县的一家居酒屋里,岩田慎太郎有点醉醺醺的。

    “岩田君,华夏的苜蓿是从哪家公司进口的?有质优价廉的渠道可不要藏着捏着啊!”

    “苜禾农牧,一家华夏西北的公司。”

    岩田撇了眼,“苜禾的产品质量确实好,但价格可不便宜。”

    “比美利坚还贵?”

    “嗯,最高等级的每吨要贵上四五十美元,普通的苜蓿差不多。”

    “嘶……那么贵?为什么还要从华夏进口。”

    “营养成份含量高,物有所值。”岩田一边小酌,一边又补充道,“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