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从田间到餐桌 (第2/3页)
记者问:“进口的是转基因大豆吗?”
薛礼强说道:“是。”
这位国产大豆的捍卫者反应,问题已经提过了,建议也提了,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3%的低关税、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使得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鱼贯而入。”
“国家给国产大豆加工企业有每吨160元的补贴,但必须按照1.85元的国储价格收购国产大豆。”
“基本已经放弃加工国产大豆。”
采访出来后,很快就开始传播。
相关的报道在网易、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的发酵:九三粮油开始加工转基因大豆了!
“洋大豆低价冲击再袭,坚守者九三粮油转向。”
“华夏大豆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这对国民是不小的冲击。
遥想一年前,由天玉1号引发的转基因风波,传导到孟山都转基因大豆种子。
最后是坚守非转基因大豆的九三粮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那时,很多的家庭主妇将食用油的希望放在九三粮油身上。
堪称民族之光!
没想到,短短一年,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就叛变了。
但其每加工一吨国产大豆,亏损600元的说法,也让很多人吁虚。
也有记者深入东北调查。
在黑省大豆之乡阿城xian的一位农户家里,去年收获的4000斤大豆还一直没有卖出去。
村民说:“每斤大豆的种植成本起码1.4元,年初的时候价格不到1元,现在也不过1.2元,仍不够本,只能窝在家里。”
实际上,由于豆价低卖不出去,村民家家户户的角落都堆满了大豆,村里很多村民储藏的大豆比他家还多。
面对来势汹汹的进口大豆,最直接的受害者还属豆农。
因此,村里的人察觉到种大豆没啥出路,种大豆的积极性一年不如一年。
类似的采访在社会上很有传播的热度,这就导致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同时千疮百孔的大豆产业也直接展现在了国人的面前。
“谁来拯救国内大豆产业?”
“能再给庄炳昌教授几年时间,国家说不定会更有话语权。”
“唉,这种级别的教授,怎么会出意外呢?”
社会各界关于大豆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阴谋论也甚嚣尘上,同时隐忧也越来越多。
谁来拯救国产大豆?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心声。
而就在这时,嘉禾集团以迅猛的手段开始在粮食加工领域进行布局。
六月初,嘉禾粮油集团公司成立。
接下来一个月,嘉禾相继在苏省、黑省各投资10亿元建立粮食加工厂,涵盖大豆、玉米、水稻,甚至生物质能也在规划设计内。
并与粤省富之源油脂厂、辽省华良油脂公司、闽省章州油脂厂商谈并购事宜,并迅速落地。
川省、疆省以及中部地区的投资项目也迅速的进入了考察之中。
同时,嘉禾在综合分析国内大豆产区布局的基础上,先后在西北、东北、黄淮海、西南立项数个典型的高油高产大豆种植基地,以替代部分进口。
如果全部投资要实现落地,基础投资就超过了60亿元!
…
晚上九点。
晚霞将天空染成令人着迷的梦幻色彩,忙碌中的嘉禾集团员工偶尔抬头,享受落日余晖带来的惊艳。
夕阳余晖透过窗户洒落进郭阳的办公室。
谢时杰和瞿阳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谢时杰说道:“老板,农户农发银行贷的苜禾1号种子款已经全部结清了,一共28亿元。”
郭阳抬头,缓了缓疲乏的眼睛,开口道:“现在就只差国家后续的补贴了吧,那个要等项目完成了之后才能拿到,可能要年底了。”
谢时杰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说道:“项目已经在提前验收了,补贴方面地方政府已经在走财务流程,按现在的进度,可能这个月就能陆续回款。”
郭阳诧异的看着他,随后又觉得很合情合理。
应该是高层出面了。
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投资由农户+银行贷款+国家补贴构成,涉及到苜禾1号种子款的一共85亿元。
农户自有资金早就拿到了,农发银行的贷款前期一直卡着的。
而现如今,因为嘉禾入局国产大豆行业,不仅贷款一路畅通,连带着财政补贴也进入了快速通道。
不仅嘉禾跟着受益,滨海盐碱地上开荒的农户和企业也跟着受益。
想了会儿,郭阳看到了瞿阳和谢时杰手上的文件,接了过来。
关于粮油加工厂投资,以及并购的资金支付文件。
事急从权,嘉禾也要特事特办,稍微看了下,就唰唰唰的签了。
郭阳问道:“大豆收储怎么样了?”
瞿阳说道:“黄淮海地区已经走入尾声了,除了自有仓库,还和很多商超签了仓储协议。”
“收购价格1.5~1.85元之间,按现在的局势,每加工一吨大豆亏损额增加到了900元以上。”
一吨亏损900元,以嘉禾粮油设计的大豆日产能2万吨,全力运转,每天要亏损1800万元以上,但同时全能也能消耗掉730万吨大豆。
以普通大豆的亩产算,能覆盖500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以天豆1号算,则能覆盖3000~4000万亩种植面积。
而全国近几年的大豆播种面积在1.2亿~1.4亿亩,嘉禾能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份额。
九三粮油也占据三分之一。
其余企业再占三分之一。
这个比例差不多刚好合适,但前提是其余企业面对亏损,敢于有勇气开工。
郭阳在心里算了算,随后笑道:“一天亏损1800万元,你们觉得抗得住不?”
谢时杰和瞿阳也笑了起来,在集团的战略会议上,大多数高层同意进入玉米、小麦和水稻加工领域。
唯独认为加工国产大豆是自杀式袭击,事实上直到现在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至少嘉禾的政治背景更深厚了。
账也有的算,天豆1号明年初就能大规模铺开,扣除掉建厂时间,工厂运营时间刚好一年左右。
“抗肯定抗得住。”
谢时杰说道:“苜禾农牧除了种子款的85亿元,第二茬苜蓿出口也已经在陆续回款。
40万亩苜蓿第一茬出口了10万吨,大概有3亿元,第二茬也出口了8万吨约2亿多元,第三茬也在筹备刈割。
同时,新的苜禾1号种子也即将收获了。”
瞿阳也是信心满满的模样,开口道:“天禾同样资金充沛,天玉1号、天麦1号、天豆1号,蔬菜种子,今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