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六章 赤眼蜂;酒嘉一体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六章 赤眼蜂;酒嘉一体化 (第2/3页)

度让基层员工叫苦连天,郭阳下了两天乡,也感觉不好受。

    只要一下车,要不了十分钟,就浑身湿漉漉的了。

    让人着急的是农作物旱情也逐渐严重,农田早就保不住墒了,大地一片干燥。

    农田淌水打架的事件层出不穷。

    离河流远一些的地方,有的农民直接放弃了挣扎,打算听天由命,减产是不可抗的了。

    郭阳担心的是发展成绝收。

    浇足了冬眠水,防住了春旱,但没防住夏旱,眼看着就要秋收,这种时候绝收,损失是最大的。

    嘉禾的土地也受到了影响,但大企业有一些优势,能抽取地下水,也有滴灌等节水方式,还能撑住。

    农户可就惨了。

    不管怎样,郭阳又一次来到了金塔的制种地上。

    可能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到改变,这二十万地的土壤保水性明显要强一些。

    偶尔滴灌一次就能管许久。

    旱情也没那么重。

    这次植保所的人没来,就郭阳、徐学农、严群几个人,徐学农率先找到了玉米螟的虫卵。

    “玉米螟的虫卵是黑色的,赤眼蜂寄生产卵后就变成了白色。”

    郭阳和严群都看到了虫卵的变化,这代表着玉米螟还没孵化出来,就被消灭掉了。

    徐学农笑道:“严总,这下该放心了吧?”

    严群也笑了笑,“还真不赖,就是对放蜂时间要求太高了,以后要大规模使用,还得天敌中心派人协助。”

    “天敌中心就是做这个的。”

    “管理人员培训这块也要抓一抓。”郭阳说道:“赤眼蜂的一生太短暂了。”

    赤眼蜂从虫卵到死亡,一生只有15天时间,出壳后,更是只能存活3~4天。

    在这3~4天里,它们要消灭玉米螟,还要繁衍后代,比社畜的996还要艰辛。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生产中,并不是直接使用赤眼蜂成虫。

    而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赤眼蜂寄生卵进行调控,使它们在适当的时期达到即将出蜂的标准。

    所以,放蜂时间非常重要。

    放蜂时间又取决于虫情预报、虫情监测、气候条件,根据虫情调查情况,做出放蜂计划,保证蜂卵相遇。

    虫情监测一般是地方植保所的工作。

    不过嘉禾天敌中心都有了,又涉及到各个板块实际的使用,虫情发布这块肯定要跟上。

    所以徐学农直接揽了过来,这本就是天敌中心的职责范围。

    “有了天敌的中心的虫情监测,以后打药的时机就有更多信息可以参考,话说,以后打其它药会不会把赤眼蜂打死?”严群问道。

    “最好还是过了这段时间再打。”

    郭阳则是想到了赤眼蜂的筛选,优势、抗性和耐性品系杂交筛选。

    除了赤眼蜂,还有其它的一系列天敌昆虫。

    能用到自然能量的地方还多啊!

    郭阳想了想说道:“尽快大规模生产吧,10亿头还是太少了,至少得年产500亿头吧。”

    按每亩投放1万头赤眼蜂,500亿头赤眼蜂也只能投放500万亩土地。

    天禾能影响到土地面积远不止这些。

    而且,除了玉米,赤眼蜂也能用来对付、水稻、甘蔗、大豆等等作物的害虫。

    “嗯,已经在规划选址了。”

    郭阳想了想,说道:“再整理个育种的目标清单,也好有个研发方向。”

    “整理好也给我一份。”

    …

    又连着几日下乡。

    天公依然不作美,没有丝毫降雨的迹象。

    甚至云雾水汽都难得一见,连放炮人工降雨的机会都很难得。在北大河岸,各个河段的水资源也加强了管理,巡逻执法人员层出不穷。

    北大河除了下游的农业灌溉用水,上游酒钢和电站也是耗水大户。

    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冲突越发严峻。

    群众反应激烈,区县领导急的跳脚,农业局安排农机农技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防虫抗旱准备。

    郭阳也问了几次秦立军。

    市里也在和嘉峪关协调讨赖河的水源分配,不过嘉峪关不是很急。

    一是农业用水少,二是位于上游,对嘉峪关来说,保工业生产更为重要。

    嘉峪关二十多万人口,约95%都是城里人,群众对于缺水的体会也没那么深刻。

    在得知酒泉农业发生了旱灾,有些人甚至一脸懵逼。

    “干旱?没感觉到啊,除了不下雨在家什么感觉都没有。”

    “你又不种田,怎么感觉到,这几天农田淌水打架呢!”

    不过,看着厂里还在持续不断地排放污染气体,市民眼中才露出了担忧。

    环境污染才是大问题。

    嘉北工业园区电石、铁合金等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引来群众长期的投诉。

    听闻嘉禾有意治理河流污染时,秦立军组织了许久的座谈会终于定了下来。

    两座城市合并的说法流传了很多年,但因为很多原因,一直没有结果。

    然而,因为嘉禾拿下了两城间几十公里的戈壁。

    酒嘉一体化,或者说嘉酒一体化发展,一下子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对酒泉,嘉峪关没有兴趣。

    对嘉禾,嘉峪关十分感兴趣。

    …

    市里的大会议室。

    长方形的大桌子上已经坐了些人,郭阳进门后,就在打量桌上的铭牌。

    酒泉的一把手秦立军,嘉峪关的三或者四把手唐学青,两座城市的水务、农业、气象、环保部门。

    除此之外,就是酒钢、嘉禾、讨赖河水利管理局、鸳鸯池等水库、上游的水电站等。

    座谈会的级别无疑是很高的,人员也多。

    郭阳的正对面恰好是酒钢的代表席位,一名白净斯文戴着眼镜的男子目光看来。

    “郭总,你好,我是酒钢的李兴建。”

    “你好,郭阳。”

    两人简单的做了介绍。

    嘉峪关因酒钢而生,酒钢也占了全市gdp的90%,李兴建是市里领导圈子的一员。

    酒泉有航空和农牧业两个主导产业,嘉禾同样举足轻重。

    这时,坐在郭阳旁边的农林局卢艺林搭话说到。

    “郭总,嘉禾的旱情怎么样?”

    “新播种的50万亩大豆只能勉强再撑一撑。”郭阳卖起了惨。

    金塔的大豆主要有两个品种,一个是天豆1号,主攻盐碱程度高的地块。

    另一个偏向耐旱,主要种在盐碱度低的土地上。

    但总归改良时间短,又没播种过苜禾1号,在面对长时间干旱时也有点顶不住。

    卢艺林说道:“嗨,天禾的大豆那算什么旱情啊,产量都不怎么会减少。”

    “就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