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七章 食用油涨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七章 食用油涨价 (第2/3页)

   ……

    “老板,近期食用油价格频繁上涨,发改委发来了约谈函,希望保持食用油价格稳定。”

    高德的声音传来后,郭阳愣了愣,“大豆不是马上就要秋收了吗?”

    高德说道:“原料成本太高了,生以及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一直在上涨,油企利润很低,不得已而涨价。”

    “约谈就约谈吧。”郭阳说道:“应该不止嘉禾粮油一家吧?”

    高德苦笑道:“嘉禾只是附带的,这次是鲁带的头,金龙鱼和福临门紧随其后。”

    “好,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后,郭阳让宁小婧搜集相关信息。

    不一会儿,就搜罗了一堆。

    《羊城日报》、《粮油市场报》、《证券日报》、《国际商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食用油市场的变化。

    “进口成本暴涨,食用油饲机涨价。”

    “食用油酝酿新一波涨价。”

    “粮价传导:金龙鱼、福临门酝酿提价一成。”

    “各省食用油纷纷暴涨,市民闻风抢购。”

    了点时间,将一堆资料快速看完,郭阳心里就有了数。

    按照惯例,从春节后到八九月份都是食用油消费淡季。

    但今年的市场有点邪门。

    郭阳还记得,当五六月份他还在粤省时,食用油价格就逆势飙升。

    与去年同期涨幅近15%。

    各大商超食用油价格步步走高,市民纷纷喊“好贵”。

    也是那段时间的涨幅,让嘉禾粮油的大豆加工接近盈亏平衡。

    但这次行业龙头又带头涨价了。

    涨幅最多的是鲁生油,5升装零售价由80元上调到105元。

    金龙鱼和福临门等品牌也上调了10~20%。

    嘉禾也跟随上调了一点。

    上涨原因是生、大豆、油菜籽等原料成本上涨。

    按理说涨价是好事,符合嘉禾如今在期货市场的策略,大豆加工也逐渐盈利。

    都在赚钱啊!

    郭阳却不怎么高兴。

    “手上没有话语权,不仅没有参与感,还是案板上的鱼肉。”

    益海嘉里、国粮、鲁三者合计占据了六七成。

    益海嘉里和国粮由合作创立金龙鱼到如今分手对立,双方本就互相纠缠不清。

    adm和益海嘉里合资的益海集团参股了鲁。

    三者看似是鲁由于生原料大幅上涨而提价,金龙鱼和福临门等品牌跟进。

    说不定背后就有串联。

    食用油定价权已然旁落。

    ……

    郭阳在心里沉思了会儿。

    生、大豆等原料成本上涨是市场行为,终端不涨价就活不下去。

    调控的手段也有,既然还没秋收,国储粮抛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平抑粮油价格。

    但再一次选择了约谈?

    具体的目的耐人寻味,郭阳不得而知。

    如果只是约谈,对企业并没有什么影响。

    事实也如郭阳所预料。

    接下来两天,益海嘉里、国粮、鲁、嘉禾等企业相继被约谈。

    但几个月前就约谈了一次,答应的好好的,最后价格不也同样在一路上涨。

    这次几家企业都没同意。

    就在事后,郭阳甚至看到了一篇报道:纸上谈兵难以阻止价格上涨。

    就直接硬怼。“食用油涨价需要约谈企业,那怎么不去约谈‘三桶油’?”

    媒体上议论纷纷。

    “跨国粮商呼风唤雨,食用油涨声四起。”

    “谁在背后推动食用油价格上涨?”

    “食用油暴涨背后,外资操控定价权?”

    经历了04年那次风波,国内不乏专业人士,对国内大豆行业的分析很彻底。

    四大粮商早就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国内97家大型油脂加工厂,过半数都有外资控股或入股的身影。

    而进口大豆有85%的贸易量都掌握在四大粮商手里。

    原料在国外,加工在国内,这让人怎么打?

    在专业人士的分析里,食用油上涨的原因,还是原料、加工与供应被别人控制了。

    “金龙鱼等下游的品牌,赚得都是辛苦钱。”

    “国际粮商压榨企业的利润一个比一个低。”

    “终端涨价并没有带动种植端收益上涨,利润全在贸易上。”

    一些言论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大众也关注到了食用油价格的上涨。

    在这种情况下,国储粮行动了起来。

    先是投放10万吨菜籽油进入市场,但效果不理想,给人的感觉底气不足。

    随后,又再次宣布以30万吨国储油投入市场平抑价格。

    仿佛在说:“尽管放马过来。”

    这般姿态给郭阳都给逗乐了。

    “这操盘有点东西。”

    市场也有了正反馈,食用油价格趋稳,不过倒没怎么下跌。

    但媒体们依然在关注着。

    这次分析起了粮食贸易。

    和国粮不同,国储粮的经济实力较弱,连华夏500强都不是,但官方色彩更浓,承担着主要的调控任务和责任。

    通常来说,,国储粮不涉及制造产品,只涉及粮食的购、销、存。

    仓储方面全世界首屈一指。

    但面粉、大米加工、大豆压榨、玉米加工几乎都没有。

    有媒体发文称:

    “国储粮硬件设施是一流的,整体经济实力虽然同国粮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在粮食流通领域,特别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领域处在国内首位。”

    “但几大跨国粮商加快在全球范围配置粮油生产、加工、贸易资源,在占据了我国油脂料领域大部分市场份额后,开始拓展国内粮食贸易业务,更深层次涉足我国粮食领域。正在推动我国粮食流通格局的调整。”

    ……

    “国储粮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项目组的杨恒和祁子华,在汇报工作时,向郭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挑战?”郭阳轻笑道,“不要被媒体带偏了,风险确实有,但也没那么严重。”

    “国储粮的仓储里,存放着多少粮食,还没人知道。”

    “那大豆呢?”杨恒问道:“今年国产大豆的产量按理说还可以。”

    大豆补贴政策的制定过程,杨恒代表嘉禾参与了。

    直接的粮食补贴肯定会带动大豆种质的积极性。

    何况还有沿海盐碱地,以及西北干旱区的大豆在嘉禾的带动下,种植面积也在快速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