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接连的收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四章 接连的收益 (第2/3页)

  所以他们也拿出了自己的诚意,海法和纳赛尔耳语了几句后,纳赛尔提出了新要求。

    “郭,我们还想采购批拖拉机。”

    正趁着间隙喝茶的郭阳,一时之间愣住了,还有?

    “行。”

    眼神却看向余小川,因为郭阳对沙特的农机是什么情况完全不知道。

    余小川秒懂,“纳赛尔先生,丰凯的猎豹50、猎豹70、猎豹120系列都很适合阿拉伯国家的情况。”

    几人沟通了会儿。

    郭阳也知道了更多的情况。

    世人都以为狗大户人傻钱多,事实上别人还是有想法的。

    就拿农机来说,沙特的工业水平很低,生产不了拖拉机等大型农机,但沙特每年都有两三百台拖拉机出口。

    靠的就是换装!

    淘汰的都卖给其它国家。

    但沙特更青睐欧美和岛国拖拉机,对猎豹系列还有疑虑,好在前两年丰凯出口了一批到伊朗,表现不错。

    这才让沙特下了50台订单,以50马力及以下的中小机型为主。

    但当郭阳听到余小川给出的报价时,他还是大感震撼。

    台均价格达到了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

    国内猎豹120每台刚好18万元,猎豹50每台4.5万元。

    虽然总价值只是900万元,但这种溢价输出的感觉爽啊!

    这批货郭阳也亲自给蒲飞打了招呼,生产上一定要做到最好,要做成长久生意!

    再加上蔬菜、种子、农药的金额,这笔订单的价值已经达到49.95亿元,直逼50亿。

    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等谈完采购订单,这一天时间也快过去了,不过还有一些投资项目上的合作需要谈。

    等真正告一段落,已经是两天后。

    这两天里,郭阳带着阿拉伯考察团去了多个农场考察。

    展示了治盐碱、日光温室、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多种工作成果。

    出乎郭阳意料的是,沙特对有机农业十分感兴趣,细聊之后,才知道是因为肥胖症和尿病极高。

    导致海湾国家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极高,海湾合作组织有机食品市场已达到了1500亿美元以上。

    其中沙特就占了90%。

    得知这一情况后,郭阳毫不犹豫的就带着人去天敌中心参观。

    果然,海法和纳赛尔等人都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在天敌中心里,徐学农给一行人详细介绍了还不满足,还要去看看具体的场景。

    在戈壁上的一座日光温室里,十分的安静,平平无奇。

    但徐学农却能用熟练的英语侃侃而谈,并且将场面述说得颇为壮观。

    “别看这里不起眼,其实一场激烈的战争正在上演。”

    “东亚小蝽对战蓟马,丽蚜小蜂对战白粉虱,捕食螨对战叶螨……天敌昆虫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保卫了蔬菜的生长。”

    “天敌昆虫源于自然,维护着农田的生态平衡,可以广泛应用于果园、大田、温室以及园艺作物。”

    随后海法等人又看了看微型摄像头捕捉到的一些画面,也在温室里看到了实际捕捉画面。

    如果说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众人只是好奇,那捕食性天敌昆虫竟让几人极其感兴趣。

    “那个红色的是什么昆虫,好凶猛,又吃了一只,太快了!”

    “看起来像红蜘蛛。”

    “红蜘蛛是害虫啊!”

    “又吃了一只蚜虫!”

    只见一只红色的小东西,身法极其敏捷的冲向了一只害虫,行为极其强悍。

    郭阳认出了这玩意,笑道:“是大赤螨吧?这可是益虫,红蜘蛛的克星。”

    徐学农说道:“对,这是园果大赤螨,是对付许多田间小型害虫的强悍猎手,我们打算把他开发成一个产品。”

    郭阳问道:“不是说繁育大赤螨会自相残杀吗?”

    “暂时能克服了。”

    纳赛尔突然出声道:“卖吗?或者说,嘉禾有兴趣到沙特投资建厂吗?这玩意对我们很有用。”“当然可以。”

    海法说道:“顺便再采购一批。”

    “没问题。”徐学农拿出了一个直筒型的白色塑料瓶,“就这种可以吗?里面有承载的基质,每个瓶子里有几千头大赤螨。”

    “可以。”

    看着海法·沙特火热的眼神,郭阳突然想起他王室的身份,沙特的王室好像都喜欢玩隼、鹰之类的猛禽。

    国内偷猎者最大的买家就来自中东,难道现在海法对这玩意也感兴趣了?

    更可能是一时兴起。

    但这是好事,除了天敌昆虫,生物农药也进入了沙特的采购清单。

    在这种拼凑的过程中,这一笔订单最终也超过了50亿元!

    相比起金融市场,这比订单的收益低得多,但现实意义同样重大。

    这才是根基。

    等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海法代表沙特对嘉禾发出了强烈的邀请。

    有支票在手,郭阳也当即同意会加大对沙特的投资。

    除了治沙治盐碱,还包括有机蔬菜和水果农场、海水稻种植、育种研发、农产品贸易等多个领域。

    …

    沙特这边一片融洽。

    但丸红商社的星博人和冈田大介就感觉很难受了。

    他们的主要目的除了400万吨玉米嘉禾很干脆的接单了,剩余的80万吨苜蓿却一波三折。

    特级苜蓿一点没有,就连一二级苜蓿也不能全部满足,还要用部分燕麦草等其它牧草替代。

    就算是替代,也要挺长时间进行备货。

    偏偏他们在实地考察时,发现苜禾的仓库里还有不少包装好的苜蓿草捆。

    这让星博人极其不满,当着谢时杰的面就发泄了出来。

    “谢,丸红是带着诚意来的,这可是近10亿美元的生意,沙特的市场能有我们大吗?”

    “是此前你们毁约在先的。”谢时杰平静的说道:“所以,下半年就没有准备岛国的量。”

    话虽是这么说,但谢时杰确实有点触动,10亿美元啊!

    还可能是长久生意。

    但,年初针对苜蓿的贸易制裁,岛国农林部门可是站在了美方。

    撕毁契约时也没有丝毫留情,给苜禾上半年的苜蓿销售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如果这样的话,丸红以后可能会考虑从西班牙进口苜蓿。”

    “也可以。”谢时杰笑道:“如果你们愿意适应西班牙的脱水苜蓿工艺。”

    冈田大介感觉就像在面对一堵厚厚的墙,没有丝毫漏洞可言。

    西班牙确实是一个选择。

    但太远了,品质也没有苜禾的好,艹,美利坚怎么会犯这么弱智的错误!

    国内的情况不能再拖了。

    最终,丸红只能无奈接受了嘉禾给出的方案。

    消息传回丸红更高层后,同样引起了极大的愤慨。

    在一次会议上,丸红对目前自身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领导人下了决心。

    “丸红是国内最大的谷物贸易商,但在全球的谷物农场调运能力却只有700~800万吨。”

    “现在形势已经改变,华夏在今年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美利坚主宰全球玉米生产和出口的时代已经结束。”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