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玉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玉米 (第2/3页)

着种子公司走。

    最终结果就是全国的玉米品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更新换代。

    兰顺怔怔的看着那个数据。

    又增产了200多斤。

    这是要吃人呐!

    粮油信息网凭借着专业的资讯、统计、分析、预测、标准、商务等业务而生存,稳居粮油行业网站首位。

    但近两年风云陡变的市场,让其数据和分析经常出现失真。

    其会员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客户开始大量流失。

    其又能流向哪呢?

    兰顺知道这个答案,惠农网。

    也只有它们的数据才能偏差不大,面对突发情况的反应,也更为迅速。

    ……

    惠农网的业务量和影响力与日上升,即使对表情严肃的郭阳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农业领域的网站,惠农网也已经是第一档。

    而粮油信息作为细分领域。

    行业资讯、价格和产量报告、港口数据、国际动态、进出口数据、农业气象、行业标准、政策法规、行业展会、企业动态、企业数据库……等等业务形态。

    不仅能服务于国内的客户,也是嘉禾在全球开展粮食贸易的重要依仗。

    就如现在的玉米。

    2.5亿吨!

    这个最新的产量预估出来时,嘉禾粮油也差点被打懵了。

    哪来的这么高产量啊?

    紧急的调查和分析后,才从天禾种业的种子市场分析报告种看出了端倪。

    这两年国内玉米市场变化太快,目不暇接,让从业者基本都是混沌的状态。

    种子公司忙着厮杀,种植户发懵,加工企业也不知如何规避风险。

    国家部门就更懵了。

    政策都制定不过来,上一刻还在想怎么限制粮食出口,下一瞬马上就要鼓励出口。

    太魔幻了!

    太刺激了!

    也太吓人了!

    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也让郭阳惊出了一声冷汗。

    集团总部的大会议室里,嘉禾涉及玉米产业链的大部分高层都已经到齐。

    负责种子研发的毕强,天禾的瞿阳和严群,分管玉米加工的嘉禾粮油副总熊景,采购部,销售部;

    国际粮食贸易的陈燕秋,营养健康研究院院长穆正贵,技术带头人许志宏,总部直辖的生化部……

    按照惯例,一般都是各部门率先发言,老板最后总结。

    不过今天的会议似乎有点不一样,众人看着老板自顾的打开了ppt的页面。

    坐在下首的瞿阳不动声色的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到一边,今天应该用不着发言了。

    郭阳笔挺的站在屏幕前,朗声道:“今天只有一个主题:玉米。”

    “这次玉米增产很突然,好在反应和应对还不算慢,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郭阳缓缓踱步的身影突然一顿,深沉的深黑色西装犹如冰冷的夜风。

    “我们懈怠了,甚至有点瞧不起对手。”

    瞿阳微微低头,手中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

    “种子是集团的基础,市场上有竞争是好事,但大意到对手产品性状都没搞清楚,这就是工作失误了。”

    说了两句天禾,郭阳也没放过其它人。

    从玉米种植、采购、加工、产品销售,郭阳都一一指出了问题所在。

    各部门负责人渐渐变成了鸵鸟,只余郭阳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玉米是目前国内唯一产量大于需求的谷物,这其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嘉禾发展速度是很快,但玉锋、西王、国粮等企业也不慢,他们还有先发优势。”????“嘉禾除了种子,在技术和市场积累上都没有优势。”

    “淀粉,氨基酸,玉米油,葡萄……我们甚至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品牌!”

    “这赚得是辛苦钱,哦不,我们甚至还在盈亏线以下,连辛苦钱都赚不到。”

    “玉米生物能源加工,要产能没产能,要效益没效益,现在原油价格大跌,好了,以后更难了。”

    会议逐渐沦为了批斗大会。

    今天就是他的一言堂,没有其他人说话的份。

    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顿时变得有些压抑。

    有人有心想说点什么。

    其实在玉米上,嘉禾做得还不错?

    只是时间太短,底蕴太少,发展方式又太粗暴,又要分心大豆、小麦、水稻……要找理由总能找到一大堆。

    但公司的投入也是真金白银,可以说,几十上百亿的投入,在国内也再也找不出第二家。

    说就说吧,没事就不能让老板说两句了吗?

    何况也确实有问题。

    郭阳也确实挺气。

    业务太分散,他又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保证大方向不出错,凭借在种子上的优势,保证这艘大船继续航行。

    现如今,国内玉米、大豆的产业形势已经彻底改变,产业上先知的信息优势彻底消失。

    发泄了会儿情绪,郭阳才让各部门汇报各项工作,然后做了一些工作安排。

    主要还是围绕玉米的贸易和加工。

    仅凭东亚和东南亚的玉米市场,是消化不了国内玉米的产量。

    国内的生物能源去年没有叫停,但据熊景介绍,国内生物乙醇年产能170万吨,生物柴油350万吨。

    换算下来,总共能消耗的玉米也不到两千万吨。

    而实际上,这些产能中,还包括了甘蔗、储藏过期的水稻和小麦、木薯等等农产品。

    真正消耗掉的玉米不过一千万吨玉米出头。

    加上饲用和食用玉米,国内消费量最多1.7亿吨。

    所以至少还有八千万吨的盈余,不论是贸易,还是加工,潜力都很大。

    “玉米--淀粉--氨基酸。”

    “玉米--淀粉--酒精。”

    “玉米--淀粉--有机酸--乳酸——聚乳酸--生产可降解新材料……”

    “靠技术把每一粒玉米吃干榨净,一粒玉米长出一棵产业树。”

    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又被反复提及。

    但也有新意。

    鉴于集团在能源上的大力投资,位于产业链最上游的毕强提出了新的育种研究方向。

    乙醇专用玉米品种。

    主要是通过基因工程将生产乙醇的相关酶制剂基因转入到玉米种子基因中。

    毕强沉声说道:“目前业内只有先正达有这方面的成果,adm在北美有十几万亩的专用玉米种植园。”

    “乙醇转化效率最高能提升10%,这会让利益空间变得更大。”

    “这是转基因种子吧。”瞿阳说道:“国内很难获得许可。”

    郭阳认为敢于创新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