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六章 苹果产业的出路是文冠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六章 苹果产业的出路是文冠果 (第2/3页)



    再按部就班去育种-中试-积累数据-推广,差距不会缩小只会拉大,嘉禾愿意去赌一把,相信自己的品种。”

    说到这里,郭阳目光和省领导,以及酒泉、庆阳、平凉的代表等人对视了一眼。

    “省里愿意和嘉禾一起搏一把,也是相信嘉禾的品种会再次成功。”

    省领导带头鼓起了掌。

    秦立军、庆阳和平凉的领导人也跟着鼓掌,掌声越来越热烈。

    对秦立军等人来说,在嘉禾的身上见证了太多的奇迹。

    从苜禾1号改良盐碱地开始,到天玉1号开创了玉米新时代,戈壁滩也变成了绿洲。

    河西走廊这片土地上也诞生了数个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产业。

    再从零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虽然艰难,但也因为是从零开始,一旦成功,未来的想象力何其广阔。

    部委的肖乐等人也不禁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纷纷鼓起掌来。

    郭阳笑了笑,站起了身,“走吧,各位领导,嘉禾在戈壁的小广场上备了简餐。”

    “走,早就听说嘉禾厨师的手艺是一绝,今天可有机会尝尝了。”

    第一次来嘉禾的肖乐表现得积极,动作迅速的收起了笔记本。

    秦立军说道:“嘉禾是胜在食材一流,连调料品也是外界买不到的。”

    肖乐笑道:“说得我迫不及待了。”

    另一位领导打趣道:“好啊,肖乐,开会的时候一声不吭,一说吃的,反倒来劲了。”

    在方晓章和张竞的带领下,一群人说笑着向外走去。

    马锋旺缓慢的落在了最后,“郭总,嘉禾真有信心能把文冠果产业做成?”

    郭阳沉吟道:“会上我说的很清楚了。”

    “其实能成是好事。”马锋旺笑道:“西部脱贫的手段太少了,1997年4700万亩的苹果面积,现在还让人不寒而栗。”

    “那马教授可得提前准备好调整苹果产业区域规划。”

    “这次回去就要准备了。”

    4700万亩苹果,那是未来十几年都不曾达到的高度。

    但郭阳也知道就是这两年,苹果产业又进入了癫狂的牛市状态,在七八年内,苹果面积冲到了3500万亩。

    供过于求再次出现。

    这是市场规律,国内果业也一直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他又想起了一个关于海升集团的故事。

    由于产能不能得到全部释放,已经做到浓缩苹果汁全球销量第一的海升集团开始大规模投资种植领域。

    引进了世界先进的种植模式,在全国苹果各大产区兴建了数万亩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苹果基地。

    果树攀着支架长、机械顺着行间走、水肥沿着管道滴……让吃瓜群众看得目瞪口呆。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基地的郭阳也惊为天人。

    当时郭阳和海升一样认为,凭借机械化部队,应该能很轻松的打败‘土八路’的传统种植模式。

    专家们也普遍也认同这种观点。

    专家们还认为,低海拔的苹果适宜区会被高海拔的苹果优生区所淘汰。

    但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缺乏更好的谋生手段,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接受专家给他们家苹果设定的命运。

    一位陕西礼泉的老农在接受采访时说:“五分钱一斤都绝对不砍树!”

    因为在他那里,没有其它东西可以种。

    与海升的机械化低劳力相比,农民自身劳动力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更何况还有前期高昂的建园成本与机械购置、维修成本,人员管理成本。

    也许是看到了老农的决心,也许是海升想起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句话。

    海升暂停了扩种步伐。

    但最后也改变不了长期拖欠员工工资的结局。

    正是因为熟悉海升集团的发展过程,郭阳才不愿意大面积投资果树种植基地。

    马锋旺说文冠果能成是一件好事,郭阳相信他是真心的。

    痛心农民砍树于是找嘉禾麻烦;

    被嘉禾强行说服后,又能很快的认识和承认文冠果产业的作用。

    马锋旺这人并不坏,他只是在尽自己苹果产业首席专家的责任。

    文冠果成功不仅能带动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也能打破国内苹果产业无序种植的市场。

    “听说嘉禾的苹果园今年要挂果了?”

    “对。”郭阳笑道:“坚持走绿色路线,以后会认证有机食品。”

    “有机苹果在全世界的生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