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九章 农经的影响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三百零九章 农经的影响力 (第1/3页)

    《华夏星火》从今年改版成《农经》以后,无论是印刷装饰、版面设计,还是文章内容都有了大幅进步。

    这也让这本高端农业杂志,得到了体制内众多大佬以及社会上众多农业资本的喜爱。

    这里也是了解国内外农业政策变化、农企发展最好的途径。

    所以,当每月才出版一次的《农经》邮寄到各大政府部门后,迅速就有人准备翻阅。

    而这些人,无疑第一时间都被封面吸引住了目光。

    【能源作物时代已经到来?——

    孤注一掷,嘉禾集团的生物能源战略能否让其赶超四大粮商!】

    这样一个半疑问句,配合着封面上嘉禾的戈壁绿洲总部大厦,以及森林、种子、柴油组成的照片,顿时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有意思,还真有意思。”

    有人发出了感慨,“我记得就是前几期,农经有个编辑才发了篇:能源作物时代尚未到来。”

    “这就要打脸了?”

    不过看到主角是嘉禾,又纷纷闭口不言。

    嘉禾在生物能源林产业上压了重注,农业口早就已经人尽皆知。

    虽然褒贬不一,争议很大,甚至有专家学者直接公开质疑,发表学术论文、大学公开演讲、行业报告等等途径否认或者质疑嘉禾的能源林战略是劳民伤财、破坏土地和水资源……

    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嘉禾的决心,也鲜有地方能拒绝几百亿的真实投资。

    那是真的在撒钱。

    伴随着思考,这些人陆续翻开了书扉页。

    “如果说嘉吉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那嘉禾就是国内最大的私人控股农业公司。

    经过数年高速扩张之后,当竞争者在全世界跑马圈地时,嘉禾却孤注一掷的押宝能源林。

    这一战略调整,引起了众多非议,为此我们特意向嘉禾集团的董事长郭阳邀稿,并进行了对话。”

    而在下一页,便出现了郭阳的身影,微黑的皮肤,嘴角带着笑意。

    “其实我们在终端产品上一直做的不错,牛奶、食品,以及最近又爆火了的棘小白。”

    在下方,还出现了‘棘小白’和‘悦活’的身影。

    如果再拉上宁高宁就完美了。

    小编有点怂啊!

    随后又介绍了一些嘉禾的发展,以及和农经的对话。

    如何看待国粮的海外并购,如何面对国际竞争,如何走向世界等等。

    很多人大致浏览了一下,就迫不及待的找起了有关能源林的篇章。

    他们很想看看嘉禾掌门人是如何回应能源林争议的,也想看看何为能源作物崛起。

    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更有意思的标题。

    【西北西南能源农业崛起

    ——

    暨红旗河构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往西北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调水的简要可行性讨论】

    看书的人反应不一,但都被抓住了眼球。

    西北西南?

    这是嘉禾目前布局的重点。

    但红旗河是从哪跑出来的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那是从长江往黄河调水,何况也远远到不了塔里木盆地。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

    不少人都被吊足了胃口,开始阅读了起来。

    “近几年,北方文冠果种子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价格,很多在高点入市的企业和农民被套。

    无独有偶,西南各省、自治区及石油石化公司纷纷抢滩登陆麻风树能源林后,也形成了不少能源林问题。

    也因此,在行业和学界都出现了一种共同的声音:我国还没有一种定型的、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能源作物品种。

    在此阶段,农民不宜参与。

    然而,在这里,我代表嘉禾集团要向诸位宣告一个消息:能源作物时代已经到来。

    基于此判断,嘉禾在3~5年内将在陇、陕、云、贵、川、桂等地投入数百亿元建设能源林。

    截至今年,已完成400余万亩能源林种植,有成千上万农户、合作社、企业加入了这一宏大的计划……”

    看到这里时,就有人忍不住感慨什么是嘉禾效率。

    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完成了400万亩能源林种植,比前几年南北两地加起来都多。

    这就是撒钱的魅力啊!

    即使烂尾了,但企业投入的钱是真实落在了地方的。

    当再一次看到嘉禾是基于能源树品种的进步,才判断能源作物时代到来时,这些人也都习惯了。

    种子就是嘉禾最强的矛。

    但这次能不能刺破生物能源的障碍,没人能预料,除了嘉禾,也没多少人敢去冒险。

    “发展能源林的困境是水,目前已有节水滴灌、水权调节分配、轮作休耕等等节水措施。

    但潜力最大的无疑是休耕。”

    第二个小标题出现了:全球农业资源供给潜力与挑战。

    “从土地资源看,全球尚有较多的可耕地,总量超过14亿公顷。适合种植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面积均超过10亿公顷,增产潜力达8—10%。

    从单产潜力看,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等科技进步是产量提高的主要推动因素。

    1960年以来的接近50年,三大谷物增产的80%以上来自单产提高。因此,未来全球粮食供给增加将主要依赖科技进步带来的单产提高。”

    “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高企,推动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大幅度增加了对玉米、食、油菜籽及大豆等原料的需求,改变了长期以来全球粮食过剩、粮价低迷的局面。

    若不计燃料乙醇所消耗的粮食,全球粮食供需形势本不致如此紧张。

    另一方面,农业开发均是先易后难,越后开发成本越高。

    同时,种植成本是粮价的底线水平,石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将推动粮价抬升。

    最后,全球经济驱动力转移到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全球资源消耗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通道,也表现出对农产品巨大的需求,仅金砖五国人口就达到30亿。

    今后如何满足这30多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增量,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新挑战。

    基于以上几点,我判断全球粮食低价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再加一点,粮食‘金融化’趋势日益增强,自然灾害以及意外因素导致的减产都会导致投机炒作。

    比如,大洋对岸正在遭遇的红火蚁和铁蒺藜……

    但竞争对手们先别忙着高兴,嘉禾粮油在国内开启的粮油‘价格战’并不会就此结束,反而还将持续。

    一是出于竞争,二是希望加快国内种植结构的调整。

    外界可以指责嘉禾既想抓种子,又想要粮油。

    但育种技术的进步确实带来了局限于国内的农业革命,这两年也是国内农业种植结构转型的阵痛期。

    玉米过剩,大豆即将自给。

    在几年之后,也许可以展望一个未来:国内粮食产量全面过剩。

    那出口就是必然的。

    或者,让土地休养生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对这个国家来说,没人敢轻言粮食过剩。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限的耕地资源,让过去几十年,全世界都在担心华夏能不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但如今,一年一年的增产数据又确实摆在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