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三章 静宁的瑞阳苹果基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三百一十三章 静宁的瑞阳苹果基地。 (第1/3页)

    秋日的河西走廊层林尽染。

    将葛文耀送走后,郭阳便穿梭在河西走廊的各个项目区。

    家化已经停牌,制定的改制方案,也已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

    蔚来田间的双十一活动也在预热,“全场半折全国包邮。”

    有人开始觉得这个活动好玩。

    微博虽然有点点歪了,但微博的基础功能反反复复也就那些,很难有突破性的创新。

    这种情况下,必定是谁先上船,谁就占得市场先机,后来者很难居上。

    唯独的对手新浪微博,郭阳也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新浪偏娱乐化,估计还会走上饭圈打榜那条老路。

    蔚来特立独行点也好,只要不涉政,点歪了也就点歪了。

    越野车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中穿梭,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梁后,罗修才轻声说道:“老板,到静宁地界了。”

    “到了啊。”郭阳从假寐中醒来,透过车窗,窗外依然是起伏的山峦。

    从兰市向东出发,过定西,然后到静宁,一路上皆是这种山川河谷般的地形。

    静宁是平凉最西边的一个县,嘉禾其中一个苹果基地就落在静宁。

    经过几十年努力,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静宁成了陇省苹果栽培大县,也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苹果基地。

    精品静宁苹果甚至已是国宴的选择之一,走进了中南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窗外的农田上,除了粮食,就是各种果园,农田之外,则是各种光秃秃的山头。

    郭阳说:“先去和老向他们汇合,马教授他们应该也到了。”

    “静宁的父母官呢,要不要见一见。”偶尔兼职郭阳秘书的罗修沉吟道:“我们在会宁停留的时候,静宁的张书记和陈泽县长都联系过。”

    郭阳想了想,“不急这一时,先去看看苹果园。”

    之所以把苹果园建在静宁,也是因为这里的产业基础好,全县一共有数十万亩苹果园,占耕地的40.8%。

    从生产种植到果品销售,都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

    然而,进入静宁后,郭阳并没有看到想象中苹果园漫山遍野的场景。

    “好像梨和杏还要更多一点。”

    “嗯,进了静宁后,还没看到苹果园,梨和杏更多,也并不是所有果园长势都很好。”

    跟着跑了这么多地方,罗修早已不是农业小白,“可能和海拔气候有关。”

    郭阳点头,“自然条件、管理水平也差异很大,农民收入差距应该也不小。”

    两人一路观察着,在这种偏远山区,由于条件差,又缺乏技术,自栽自毁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虽有一定产量,但果品质量不佳,销路不畅,效益不高,果农的积极性自然提不起来。

    这就导致有些山峦上明明栽了树,但却成片成片都是枯萎死去的幼苗。

    沿着山道往南又行驶了一会儿,海拔开始降低,绕开一座山梁后,眼前的景色豁然一亮。

    即使早已见过同样的景色,郭阳依然感到惊喜。

    罗修也讶然道:“这里的文冠果长势比会宁好像还要更好一点。”

    “是吗?”郭阳瞧了瞧,说:“我咋感觉差不多呢,但比光秃秃的山峦好看多了这倒是真的。”

    罗修问:“这些树能活吗?”

    “能活。”

    “为什么呢,明明一山之隔的梨和杏树死的死,衰败的衰败。”

    罗修不明白老板为什么预期那么笃定。

    郭阳笑了笑,说:“因为这里有水,注意到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小水库了吗,那就是这里的文冠果能存活的根源。”

    “靠滴灌灌溉吗?”

    “并不是。”郭阳看过治理方案,详细的记不住,但也隐约记得治理的理念。

    “治理沟壑,防止水土流失,在于防止水的流失,水库的出现可以抬高地下水位,同时也可以层层拦截,立体蓄水。”

    郭阳说道:“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没有水,也不是非常缺水,而是水土的流失。”

    偶尔一瞥的文冠果林下,也同步播下了草种,有些近期栽种的,更是直接覆盖上了一层黑膜。

    草也是积蓄水的一种手段。

    一个品种再牛逼,如果没有配套的种植技术,也很可能折戟沉沙。

    半个小时后,沿路的海拔更低了,也开始出现了苹果园的踪影,红艳的苹果悬挂枝头,多了丰收的喜悦。

    静宁是北方水果的最适宜栽培区,同时远离工业城市,没有污染源,各项生态指标均占满分。

    所以这里也还是贫困区。

    静宁南部有些人靠着苹果脱了贫,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南部与北部,川区与山区,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都存在极为悬殊的收入差距。

    嘉禾苹果园坐落于县城南部的葫芦河河谷川区。

    四周群山连绵,而这里却一片平坦,一座现代化的果园屹立于此。

    郭阳远远就看见了向天山的身影,其身边还站着不少人。

    汽车停下,郭阳还未下车,人群就凑了过来。

    “老板。”

    “辛苦了,老向,袁华,陈凌,乔辉。”郭阳和老向几人打了招呼,乔辉就是苹果基地的负责人。

    另外三人都是五亩换大奔的成员。

    旁边有两位穿着行政夹克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乔辉紧跟着介绍道:

    “老板,这是静宁的书记张正,这位是农林局的陈泽局长。”

    “你好,郭总。”

    “久等了,张书记,陈局长。”

    郭总也热切的和张正握了握手,实在是没想到这两人主动找了过来。

    张正爽朗的笑了笑,“是我们主动来的,也是刚到,幸亏来了,嘉禾的苹果园让我长了见识啊!”

    郭阳不信张正此前没有来过这里,嘉禾的苹果基地不说别的,逼格是绝对拉满的。

    第一次见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说一句,“卧艹,牛逼,苹果树还能这样长!”

    这实际上就是几年后海升集团从国外引进的那一套体系:矮砧密植栽培。

    果树攀着支架长,机械顺着行间走,水肥沿着管道滴……

    现在,嘉禾提前弄出了这一套体系,在这之前,少有人见过这么现代化的苹果园。

    …

    “马锋旺教授呢,他也应该到了吧。”郭阳问道,实际上他最想听听马教授的评价。

    向天山说道:“马教授一来,看到这里的基地就傻了眼,然后就带着两个专家进基地调查去了。”

    顿了顿,向天山又说:“老板,你们先参观,我和袁华、陈凌先去忙。”

    “行。”郭阳笑了笑,“走,张书记,陈局长,我们也进去看看。”

    “会不会打扰到你工作了?”

    人都已经来了,郭阳也不可能把人往外推,“书记你这就见外了,以后在静宁这块的文冠果和苹果业务都得靠地方支持呢!”

    “哈哈,大家通力合作,一起把产业做大做强。”

    张正看着整齐划一的苹果园,说道:“静宁种了这么多年苹果,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模式,不懂行的人远远一看,还以为种的葡萄呢。”

    “主要想着省力省人工。”

    张正说:“好啊,随着人力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模式大有前途!”

    “承你吉言。”郭阳偏头看了下农林局的陈泽,与张正相比,陈泽虽然也在笑,但郭阳看得出后者并没有完全认可这种模式。

    说明陈泽对基层的了解更透彻。

    说实话,这种基地搞几个做示范可以,真要大规模发展并不太现实。

    在静宁等山区,可能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

    踩着操作道里软绵的青草,果园里挂着的鲜红苹果让人看着就欣喜。

    郭阳笑道:“乔辉,可以摘来吃吧?”

    乔辉说:“可以,果园一直主张有机栽培,用的都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以及天敌昆虫,有机认证也快通过了,只是还没到最佳成熟期,口感未达到最好状态。”

    郭阳邀请道:“张书记和陈局长一起尝尝?”

    “好啊!”

    “那就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