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十二月开门红(月票加更) (第2/3页)
很大的启发。
徐若虚确实不愧是十五岁就能考中进士的天才。
这些道理深入浅出,被他分析的很透彻。
方言在给赵正义讲解了一部分后,赵正义也很快的理解了意思,对三因学说里的内因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方言最近也发现,自己在教赵正义的时候,自己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和理解,也会出现新的想法。
想要把一种知识教出去,老师自己的理解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照本宣科的老师,肯定没有透彻理解的老师教的好。
真要照本宣科都能教出好学生,那这个学生何必要老师呢,直接看书就行了。
所以方言现在也在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手段,虽然没有触发系统,但是这种将知识反复咀嚼的感觉,让他有种再提纯的即视感。
仿佛是已经触摸到了某种境界。
就像是徐若虚那样,再进一步就能将前人知识再改进,写出类似《易简归一》的大作。
不过这临门一脚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感觉摸到了,但是还没捅破那层窗户纸。
方言心想,或许还是理解不够透彻吧。
徐若虚耗费了十年,遍收各家妙方,学习各家经典,这才成了一方大医。
方言有外挂加持,不知道二十五岁能不能达到他的思想境界。
不过现在收集了这么多医学典籍,看了这么多医学著作,站在这么多医学大家的肩膀上,方言觉得自己应该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时候,会看得更远。
……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今天是农历十月二十一。
也是1977年12月1号。
今天第十七次全国公安会议在首都召开。
大会预计持续46天,参与人数众多。
一大早练过拳后,方言家里人就在早上的新闻里看到了这个消息。
方言好奇的对着正吃馒头的大姐夫赵援朝问道:
“姐夫你不参加公安大会啊?”
赵援朝一边吃馒头,一边说道:
“今天第一天,开会的都是大领导,我们技术人员得后面去了。”
说完他喝了口粥,吞下馒头后说道:
“到时候有个刑侦技术交流,我估计十有八九,你还得被喊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