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7章 开设补习班 (第3/3页)
们有的在背诵课文,有的在做练习题,有的在低声讨论问题。
姜早作为班长,不仅要负责教学,还要关心同学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一次,同学小张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很低落。姜早发现后,便在课间找他谈心。“小张,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在姜早的鼓励下,小张重新振作了起来,学习更加刻苦了。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姜早还组织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学科优势的同学组成,他们在课余时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小组经常会组织一些学习竞赛,比如数学解题竞赛、英语单词拼写竞赛等。
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一些小奖品,如笔记本、铅笔等。这些竞赛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在课余时间,姜早还会组织同学们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她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她带领同学们在村子的操场上进行跑步比赛、跳绳比赛等。同学们在运动中释放了压力,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然而,高考补习班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是教学资源的匮乏。随着教学的深入,姜早发现现有的复习资料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一些科目的练习题数量有限,同学们做了几遍后就没有新的题目可做了。而且,村里没有图书馆,同学们无法借阅到更多的参考书籍。
其次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村里的农活比较多,同学们经常需要请假去地里干活。这就导致了教学进度受到影响,有的同学因为请假错过了一些重要的课程,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
还有就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态度问题。有少数同学在刚开始参加补习班时热情很高,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他们逐渐产生了畏难情绪,开始逃课或者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面对这些困难,姜早并没有退缩。她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对于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她写信给在县城工作的亲戚,请求他们帮忙收集一些高考复习资料。同时,她还鼓励同学们之间互相分享学习资料,把自己觉得好的题目和知识点整理出来,供大家共同学习。
针对时间安排冲突的问题,姜早和大队长商量后,调整了补习班的上课时间。他们根据村里的农活安排,制定了灵活的课程表。在农忙时节,减少上课时间,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干活;在农闲时节,则增加上课时间,加快教学进度。
对于个别同学的学习态度问题,姜早逐个找他们谈心。她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她给这些同学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从简单的知识点入手,让他们逐步找回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在姜早的努力下,高考补习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很多同学的分数都在稳步上升。他们对高考的信心越来越足,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姜早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通过教学,她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她发现,在给同学们讲解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同时,她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她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活动,协调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更重要的是,姜早在村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村民们都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个有本事、有爱心的好姑娘。那些曾经对她参加高考表示怀疑的人,也都改变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