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电气化时代 (第2/3页)
境。李青松只需要略微在线缆材料上下点功夫,便能大规模的制造超导线路,实现电网电力的无损耗传输。
如此一来,效率就更高了。
种种原因综合之下,李青松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
一号机械厂之中,二十多名克隆体在不断的手工制作零件,手工组装,不断的测试。
他们正在研究该如何制造一台电气化的机头。
在这过程之中,他们的大脑高速运转着,不断结合现实情况,不断试错、尝试,于是一条条知识在他们大脑之中生成,变成了属于李青松的知识。
这不同来源的知识汇聚到李青松大脑之中,在他脑海中融会贯通,又实时反哺到了每一名克隆体身上。
二十几名克隆体沉默着,相互之间没有丝毫交流。但,一名克隆体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知识点,譬如某些连接件不能使用浸酸处理工艺,否则会导致强度不足,这一个知识点立刻便会同步到所有克隆体脑海之中。
无需交流,无需告知,其余所有克隆体在处理此类零件时,全都会避开这一点错误。
另一名克隆体有了别的发现,立刻也会同步到其余克隆体脑海之中。
每一名克隆体的进步,都会导致整体的进步。
在这种情况之下,电气机头的制造极为顺利。毕竟此刻李青松的要求又不高,不用那么智能化,性能也不必太高。
在铁轨铺设完成一半的时候,第一台试验型机头制造完成。
李青松操纵着它来到了铁轨之上,小心翼翼的使用受电弓连接线缆,按下按钮,瞬间,澎湃的电能开始推动电动机运转,又将动力分散到了车轮之上。
在与铁轨的摩擦之中,后边拖着足足30个车厢,满载着3000吨货物,总长度达到了600多米的长长列车开始了前进。
一开始速度还很慢,但很快便快了起来,最高甚至达到了每小时40公里。
比空载拖拉机的最高速都快!
“不错。”
李青松心中满是欣慰。
现在,有了电气化的火车机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