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第3/3页)
准备第二批反驳的稿件。他准备写两篇稿子,一篇给燕省的媒体,一篇发京城支援邹老。
同时,夏想还打电话给范铮,让他也写一篇反驳的文章。不出夏想所料,范铮一口应允,还说他还可以组织几名社科院的专家一同参加到论战之中。夏想大喜,也让范铮和他一样,分写两篇,一篇留省内,一篇给邹老,以便声援邹老。
国家日报上的论战比燕省激烈多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阵营的学者的加入,几乎成了一场蔓延所有国家媒体的论战。差不多京城有名望的专家学者都参预进来,各自撰文表达不同的立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者和不支持者几乎平分秋色,因此论战才格外精彩,也格外惨烈,完全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不过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是比较笼统的政策,和百姓生活距离遥远,所以尽管论战激烈,并没有在民间引起太多的关注。也正是因此,所以上层才一直保持沉默,任由论战继续下去。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上层,是想借此看清产业结构调整有多少学者支持。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上层,也是持同样的想法。论战就先由京城开始,随着燕省的最先相应,其他省市也有了加入论战的迹象。
现阶段,论战双方差不多势均力敌,各方都有学术界的重量级人物出马加入论战,如果单纯地从学术界看待论战现象,倒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政治清明,才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出,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京城有邹老挑大梁,夏想自然不用担心。燕省虽然没有一个领军人物,但他心里清楚,恐怕重任还得压到他的肩上。他不是学术界人物,但因为所处位置比较关键的缘故,又因为身为邹儒的弟子,在叶石生眼中,就成了不二的人选。
既要指导单城市和宝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又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组织并且撰写文章论战,夏想也不知道他是幸运还是不幸,做出成绩是领导的,有了过错就是自己的。
不过好就好在,夏想也相信以他的智慧,不会做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也认为,经过此次理论结合实践的宝贵经历,他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再次迈出坚定的一大步!
第三天,安逸兴、彭梦帆和严小时的稿子在燕省日报发表,标志着领导小组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标志着叶石生坚定地继续推行产业结构调整,标志着燕省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论战,正式开始!
夏想却在办公室奋笔疾书,就下一步单城市和宝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他前天设想的可行性建议。
与夏想埋头奋战同时进行的是,燕市的市委常委会上,就安县的人事安排,也进入了真正的较量阶段。
和陈风预想一样的是,方进江提出了安县的人选名单后,付先锋就书记和县长人选简单发表了议论,表示同意江天和张健的提名,但对钟义平的提名,坚决反对,并且再次阐述了他的反对理由。
“钟义平同志工作勤恳认真,也在省市两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按理说如果想到基层锻练,先从乡长干起是最合适的安排,等几年后有了在基层的工作经验,有了一定的成绩,再任党委书记,再进常委才符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