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0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409章 (第3/3页)

工作,火速赶来。

      夏想的号召力果然惊人,与会的记者远超想象,甚至有几家国外媒体也闻风而动,提出要参加新闻发布会,只不过他们不在邀请的名单之内,被拒之门外。

      正争执时,正好唐天云路过,只一思索,唐天云就让人放进了两名外国记者,他对夏省长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深层用意心知肚明,有外国记者参加,算是意外收获。

      3时整,夏想出现在台上,非常准时,误差不超过10秒。夏想一亮相,就引得无数记者争相拍照。

      夏想摆摆手:“照片先不要拍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句话就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大部分记者还真的放下了相机,等夏想进一步的解释。

      夏想深吸了一口气:“首先我感谢各位记者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其次,我希望记者朋友们遵守新闻道德规范,如实地报道今天发布的消息,最后,相关事宜的后续情况,我会随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你们通报,也会再次邀请你们与会。当然,如果你们的报道失实的话,下一次发现自己不在邀请的名单之内,请先自我反思哪里没有做对。”

      夏想的话表达的意思很严肃,语气却并不严厉,他的直爽就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好感。

      “众所周知,西省是一个资源大省,但同时,也是一个矿难频发的省份。今天我要向你们通报一个不好的消息,就在三个小时前,晋阳的安达矿业发生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有100多人不幸遇难!”

    卷十三 十年蓝图 第2110章 良机第一局

      后世的史学家将夏想在西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列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件大事之一。

      史学家们的言论,不乏历史语言的戏说和夸张,历史虽是严肃的纪实题材,实际上任何人为纪录的事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本人的主观判断。

      史学家首先是一个有一定政治立场的人,其次才是一个史学家,所以,史学家眼中的历史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只能说是他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是他对历史赞同的部分。

      有不少研究夏想生平的史学家,在对夏想不同历史时期所做的每一件有影响的大事,往往会有一番激烈的争论才会达成共识,甚至一争论十几年都不会统一看法。

      就如夏想在齐省打击齐省本土势力的做法,支持的一派就认为夏想为统一思想加强中央对各省的影响力度,做出了莫大的政绩。反对的一派就认为夏想将齐省本土势力打击得一败涂地的做法,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中国民主的进程,为中国早日实现联邦制制造了障碍。

      如果非要说反对的一派并非基于公正的出发点来评价夏想,原因也有,根源就在十几年后夏想大力打击国内鼓吹联邦制的所谓史学家和专家身上。十几年后,美国对中国的渗透愈演愈烈,不但高校全部沦陷,专家不如狗,给骨子就走的现象十分普遍,连国内省部级以上高层,也有不少潜藏的美国儿子,国家形势在表面上的繁荣的背后,实际上已经接近千疮百孔,毫不夸张地说,危在旦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