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2/3页)
梅振衣:“能结识程先生,也是我的幸运。”
这时下人献茶,程玄鹄接过杯子喝了一口,面现惊讶之色道:“梅公子,这齐云观的茶与别处不同啊,我以前怎么没喝过?观其色味,似是以嫩芽新煮,但又不太像,究竟是什么茶?”
梅振衣笑着递过来一个竹筒:“这是我新近学得的炒茶之法。饮时以滚水冲泡即可,你新官上任,就送你一筒茶叶做见面礼吧。我想将它行销各地,程先生替我看看前景如何?”
程玄鹄接过那筒茶叶研究了半天,也是啧啧称奇,两人的话题就聊到了经商,梅振衣把自己的打算都告诉了这位程先生,连那个老春黄的酒坛子都抱出来了。程玄鹄不仅是一介书生,还精通各种民间杂务,对梅振衣经营茶叶的前景十分看好,至于老春黄,他又出了另一个主意。
他建议梅振衣分两种方式销售,一种就是以这三斤装的小坛在各地商铺出售,另一种是用百斤的酒瓮装,专供各地的知名大酒楼,同时奉送酒楼一批席间饮酒专用的陶壶,上面打上芜州纪氏老春黄的标记。
比如梅振衣曾去过彭泽县,当地最有名的酒楼就是望湖楼,假如望湖楼向客人提供老春黄,又能赢得来往客商的口碑,那么名声在满城都会传开。这样一来,当地别的酒肆也会出售这种酒的,梅振衣可以给酒楼让利,而酒楼的售价当然要比商铺贵很多,所得利润也更大。
彭泽县那样的地方好办,程玄鹄打声招呼就行,芜州的地方也好办,老春黄本来就挺有名,只要一步步推广,不愁没有销路。以此类推,未来最好的打算,假如把这种酒打入洛阳的凤元楼,或者能够端上白牡丹的花魁宴,那身价可就不一样了。
不论万家酒店开挖多大的新窖池,相比天下酒楼所需,产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品味上做文章。酒这种东西,只要它真的好喝,而且又出了名,价钱可以提的很高,利润自然很大,就看经营者有没有这个本事,又能不能想到这些门路了。
人才啊!程玄鹄所说,就是现代市场细分以及品牌营销的理念,假如一个现代商人提到这些算不了什么,但做为一个唐代的官员有这些想法,那是相当了不起了。梅振衣叹道:“程先生啊,假如你不是芜州刺史,我真想重金聘你做梅家的经营总管啊!”
程玄鹄自嘲道:“倘若又朝一日我辞官不做,就做梅公子的经营总管吧,那比做州府长官要有趣多了。”
梅振衣打趣道:“我记得您当初赋闲之时,是一心想进身登阶的,如今官为刺史已经不小了,怎么反倒有了这种念头?”
程玄鹄微叹道:“经历过了,当年的心思也就淡了,再说我这官,州府之长恐怕已经到头了。如今也只想谋浮生几日清闲,为官一任守护一方吧……梅公子,你要在芜州经营产业,本刺史全力支持,这也是帮我的忙啊。”
梅振衣:“帮你的忙?”
程玄鹄很认真的点头:“我虽然还未上任。但对芜州的情况心中有数,不必看帐册,也知库府钱粮空虚。古时贤明常言大州应备三年钱粮,以赈不时灾荒。芜州乃鱼米之乡,日常用度自然不缺,但府库钱粮不足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