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矫情不过系统 (第2/3页)
众所周知,钻石跟石墨从原子角度其实就是同一种东西,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分子结构。
钻石是每个原子与其余四个原子相连,形成三维结构。而石墨则是每个碳原子跟其余三个原子相连,且是层状,类似于将一张张的纸叠放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这两种同素异形体外观上的极大差异。
从本质的角度来说,钻石硬度大,导热系数高,所以它的实际用途就只有切割研磨以及制作电子产品里的散热器工具。
而石墨的用途远远超过钻石。
从这一点上来说,钻石的价值不应该比石墨高多少。这还是由于钻石硬度高,切割这个用途有着无法替代性所造成的。
可现在的市场价格,钻石少说也是同等质量石墨的数百数千倍,高的甚至超过一亿倍。这个价格,并不是由于钻石的实用性获得的,而仅仅只是源自它作为装饰品收藏品的特性。
钻石甚至无法如同黄金白银等稀缺金属一样作为一般等价物,因为钻石的价格是不恒定的,质量、切割工艺、透明度乃至颜色等等都会影响其价格。甚至同一颗钻石,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也具有极大的价格波动。
因此,哪怕按照当下的市价,这批钻石大概是价值三千万美元左右,可一旦大批量的出货,也会被大笔的削价。
说白了,钻石的市场价格波动太大,而神抠系统显然并不愿意对钻石这种不具备等价物属性的物品,去进行任何的估值。
甚至可以说,估值这种事,对钻石而言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这袋钻石里那些小颗粒的,市场价格反倒是比较稳定的,高低很难浮动出十个百分点。可大颗粒的,出现在不同品牌的首饰店,其价格甚至都能出现超过一倍的差异,就更别说出现在某个拍卖会上了。
而程煜对于钻石,也算是有着少许了解。
虽然很早的时候就有古人开始交易钻石,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百年的印度。但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准落后,钻石的价格并不高。
到了十六世纪,玫瑰状切磨方式开始出现,钻石才开始焕发光彩,成为比较贵重的宝石,可也绝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宝石界的翘楚。当时主要是因为法国皇室的追捧,钻石才成为欧洲宝石之首。而在其他大洲,追求钻石的人并没有那么狂热。
十八世纪之后,巴西逐渐取代印度成为世界钻石的主要出产国,加上出现了明亮式切磨工艺,钻石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
而真正要说改变世界宝石界行业状况的,则是到了十九世纪,钻石开始在美国逐渐流行起来,而南非又恰到好处的发现了一座产量极大的钻石矿,一个名为罗兹的英国商人创建了后来闻名世界的戴比尔斯公司,收购了在南非发现的整个钻石矿,垄断了世界钻石市场,掌控了钻石市场百分之九十的交易量。
二十世纪中叶,戴比尔斯公司做出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营销,这大概是世界营销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DiamondIsForever)这句丧尽天良、穷凶极恶、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广告语,才彻彻底底奠定了钻石这个宝石界一哥的地位。
此后俄罗斯发现了一座产量更大的钻石矿,但这座钻石矿极少出现大颗钻石,都是极其细小的碎钻,戴比尔斯虽然几乎吓出尿来生怕因此导致市场崩盘,但这家公司立刻跟俄罗斯人签订了价格同盟,强调碎钻同样珍贵,并且开始制定各式各样的行业标准。
钻石的4C标准也正是因此而来。
在之后更加惨无人道的营销广告之下,钻石才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成就了如今的地位。
可归根究底,钻石的实际用途依旧只有那么点,其真实价值(哲学概念)就应该跟石墨差不多,但在经济领域,价格并不遵守绝对价值,而只遵守市场规律和交换价值。
钻石并不是什么保值的物品,其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极大。
而如果从朴素哲学的角度,将物品价值跟劳动量挂钩的话,南非的矿工,他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