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千五十三 路线 (第2/3页)
人最喜欢吃猪肉,羊肉有人不喜欢,所以价格卖不高。”
其实真实原因倒不是如此,因为在唐宋之际汉人的主要肉食也是羊肉,当时人吃猪肉还不知道放血,所以猪肉腥*道很重,后来在北宋晚期到南宋期间,猪肉的烹调方法解决了,并且出现炒和烧等烹饪办法,到明初之后,猪肉就成了主要肉食来源。
最关键的是猪好养啊,砌个圈养头猪,不需要放也不要吃什么好东西,剩饭剩菜加上打猪草就能养肥一头猪了,羊却是要放养,内地不比草原,哪来那么多草场放羊,除了少量养殖之外,多半的羊肉来源就是互市进来的,数量也有限。
既然吃着不方便,吃的人就少了,价格反而不贵……
“啊,原来是这样。”
“居然有人不爱吃羊肉……”
一群巴尔虎人发出惊叹声,不过倒是没有什么强烈的不满了。
几个头人凑在一起,商量一会儿之后就都是两眼放光了。每人六分银子一天,就是每天能赚十几来斤粮食,一块茶砖便宜的就三四钱银,几天功夫也能赚一块茶砖,一坛子酸菜是最贵的,以往蒙古人换一坛酸菜要好几头羊,现在也得二两银子一坛,一坛子酸菜基本上要省着吃一冬天,如果能多赚银子,可能还可以多买些蔬菜和茶砖,用来度过漫长的寒冬。
“和他们说,我们干了,问他们要多少人。”一个头人策马到陈壮身前,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尊重态度和陈壮说话。
“我这就去说。”陈壮感觉前所未有的机遇摆在眼前,他劝住要跟着一起去的蒙古人,说道:“谈好了再来叫你们。”
……
王达通和马超文等人都坐在宽敞的四轮大车上,车中是两排对坐的舒服坐椅,在这新修的官道上走的相当平稳,一点儿也感觉不到颠簸。
车上备着一些小食点心一类的东西,还有消闲解闷的书籍,其实每个大东主都有自己的马车,和记对这些大东主的购买需求还是很照顾的,这些身家十万两以上的大东主也不差这一点儿银子。
这个时代真是大明商业最辉煌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换了几十年前的嘉靖年间身家过几万就算大富豪,身家十几二十万的富商绝无可能出现,那个时代的有钱人还是官绅,象徐阶徐阁老那样的拥有二十万亩松江府的土地,那才是有钱人,官僚把权力变成土地和现银,变成黄金古董珠宝,没有哪个商人能拥有这么大的财富,因为就算是阁老也未必守的住,就象松江徐家,徐阶还在世就被搞的狼狈无比,因为徐家坐拥的财富实在太惊人,已经超过了普通官僚能容忍的极限。
象王达通这样,身家三四十万两白银,在嘉靖年间的松江也够买好几万亩地了,没有功名也不是官绅世家,这就是分分钟被人搞破家的节奏,更不要说还想着在商业上有更大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了。
就算是清代的山西皇商,他们在残酷和压抑的政治环境下,用垄断的手法赚到了大笔财富,但这些山西皇商在清朝中前期也完全不敢拿财富来扩张,他们是把银子用来买地,挖地窖把银子化成银块藏在地窖里,中期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