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9章 (第1/3页)

贝尔甚至走得更远,他把这种技术变化同工业化的历史体系联系起来:

      工业化〔的意义〕不是随着工厂的引入而产生的,它“产生于对劳动的计量。一旦能够计量劳动,一旦你能把一个人拴在职业上而使他有固定岗位,并按单件计量他的产品,计件或计时付酬,你也就有了现代工业化。”②在这些技术变化中,最关键的东西远不是付酬制度、工人同其他阶级的关系和劳动组织。关键的是技术进步同发展工业化的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问题。

    (3)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这些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广泛讨论的劳动阶级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一体化”上。这仅仅是意识上的变化吗?马克思主义者通常给予的肯定性回答,看来有着惊人的矛盾。不假定在“社会存在”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

    ①《自动化和主要技术变化:对工会规模、构成和功能的影响》(劳联-产联工业工会部,华盛顿,1958)第8页。

    ②《自动化和主要技术变化:对工会规模,构成和功能的影响》(劳联-产联工业工会部,华盛顿,1958)第8页。

    能理解意识上的这种根本变化吗?即使承认意识形态的高度独立性,这种变化与生产过程的转变之间的联系也不利于作出这种理解。需求和愿望上的同化,生活标准上的同化,闲暇活动上的同化,政治上的同化,均来自工厂自身即物质生产过程的一体化。能否在并非讽刺的意义上谈论“自愿的一体化”(赛奇?马利特语),确实值得怀疑。在目前情况下,自动化的消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急剧增长的技术性失业,经理地位的增强,工人日渐软弱和无能为力。晋升的机会减少了,因为经理更偏向工程师和大学毕业生。①然而,也存在着其它的趋势。那种有利于现行机械共同体的技术组织,也产②生了把工人同工厂融为一体的更大的相互依赖性。人们注意到工人“参加解决生产问题”的“热忱”,即“积极为解决明显与工艺有关的技术和生产问题而出谋献策的欲望。”③在某些技术最先进的部门,工人们甚至表现出对这种部门的持久兴趣——这是在资本主义企业中经常可见的“工人参与”的结果。关于法国阿姆贝斯高度美国化的卡尔台克斯炼油厂的动人描绘,也许有助于刻划这种趋势。这个工厂的工人意识到了使他们依附于这家企业的关系:

    ①查尔斯.R.沃尔克《走向自动化工厂》(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57)第97页以下各页。另见伊利.奇诺伊《汽车工人与美国之梦》(加登城,双日出版社,1955),随处可见。

    ②弗劳伊德.C.曼和L.里查德.霍夫曼《自动化与工人:对电厂里社会变化的研究》(纽约,亨利.霍尔特,1960)第189页。③查尔斯.R.沃尔克《走向自动化工厂》(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57)第213页开始。

      职业的、社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