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2/3页)
悟到已回到了紫禁城。遂勉强笑道:“且搁在那儿吧,一会儿我再吃。”便掀帘回自己屋去,身上像散了架子一样倒在榻上。
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书简,见未封口,显然并不怕别人看,便翻身向内,在幽暗的烛光下,抽出里边素笺儿,只见上面写道:
明珠兄台鉴:鹃声雨梦,从此与兄为隔世游矣!奴非轻子生而重于死者,自思进退维艰,心力交瘁,既不能夫守父志,又不能与兄共仇敌汽,长夜啸叹,徘徊无计,决以自残而报先君后主。茫茫苍冥有灵,来世再报兄眷念之情。
妹翠姑泣血于嘉兴楼
苏麻喇姑看完,正在低声哭泣,忽听背后有脚步声,便连忙擦泪起身,可康熙已笑着走到近前:“今儿累着了吧,乏了也该出去散散心,一味躺着反倒会窝出病来。你手里拿的甚么,是伍先生写的罢。”
苏麻喇姑这才想到,翠姑的绝命书还在手里拿着,连忙掩饰道,“也没有甚么,是人家写的玩意儿,我碰巧见了拿来瞧瞧。”
“既然不是伍先生给你的,”康熙伸过手要道,“何妨让朕也来瞧瞧。”苏麻喇姑无奈,只得双手将书信捧上,低声说道;“万岁爷,翠姑死了。”
康熙脸色立时大变,急忙夺过信来,匆匆地读着,面色愈发苍白,抖索着双手将遗书还给苏麻喇姑,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麻喇姑把刚才在嘉兴楼见的一切向康熙细述了一遍。康熙默默听着,点头嗟叹道:“可惜,可惜——你知道么?‘先君’即前明,‘后主’即朕,二者之间无法抉择,再加上恋情的困扰,弄得神魂不安,五内俱焚,只好走这条路了。”
“那也不该走绝路。”苏麻喇姑拭干了眼泪道,“出家也成么,万岁爷指一座庙给她修行,不好么?”
康熙苦笑道;“亏你是个佛门弟子,只有四大皆空,失志灰心才做得空明了净的和尚。她现今是万绪纷乱无法解脱啊!只怕那胡宫山倒会走你说的这条道儿了。这人朕不能用,也是很可惜的事。”说到这里,他顿住了,良久才又道,“朕也略知胡宫山的底细。他和翠姑不一样,追念的是前明,依托的却是吴三桂,在朕面前又下不了手。哎,翠姑和胡宫山这两个人都有功于朕,原想加恩来着,现在……想不到啊?”
见康熙神色凄惶,十分伤感,苏麻喇姑只好打起精神来安慰他:“这也只怪她没福,受不得万岁爷的恩典。好了——咱们且不说这个,还是说自己的事吧。伍先生那里,万岁爷再不去,怕就要露馅儿了。”
“去是一定要去的。”康熙道,“你今儿见着他么?”
“他已经起了疑心,想着万岁爷是哪家王爷的世子了呢。”苏麻喇姑想着伍次友的憨相,脸上浮出一丝微笑,忙正色道:“小魏子我也见到了,他们说,吴六一那头得请万岁的恩典,写一道密谕给他。”
康熙这才想到自己站乏了,就势往椅子上一坐,道:“那好办,姓吴的职位是低了一点。朕原想把广东总督的缺给他。——朝廷有事,叫吴六一少安勿躁。——这话先不讲明,心里有数罢了。去侍候笔墨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